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纵横捭阖(1)

(2009-11-25 09:13:08)
标签:

《战国策》周策

分类: 废墟上的文明

三、纵横捭阖

1、苏秦显贵

苏秦出道之后,起初是以连横战略游说秦惠王的,他对秦惠王说:“大王的秦国,西边有巴、蜀、汉中,可以取得农业之利;北边有胡、貉民族和代郡、马邑,可以供给战备之需;南边有巫山、黔中这样险阻的重地;东边有崤山、函谷关这样坚固的要塞。农田肥沃而优良,民众众多而富裕,战车万辆,勇士百万,沃土千里,物产丰富,地形险要优越,进攻有利战,防守不可摧。这真是上天赐给您的天然府库,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了。凭大王的贤能,军民的众多,战车马队训练得法,士卒作战训练有方,完全可以兼并诸侯,侵吞天下,统一四海,称帝而治。希望大王稍加注意,允许我祥细说明。

惠王说:“寡人听说‘羽毛不丰满的雀鸟,不能够高飞;法令不完备的国家,不能用刑罚;对民众少恩少惠,不能驱使百姓;政教不顺民心,不能劳烦大臣。’现在先生不远千里而来,郑重地当面指教,希望日后再聆听您的教导。”

苏秦说:“我已料到大王不会听取我的意见。过去神农氏讨伐补遂,黄帝讨伐涿鹿擒获蚩尤酋长,尧帝征伐驩兜,舜帝征伐三苗,禹帝征伐共工,商汤征伐夏桀,文王征伐崇侯,武王征伐殷纣,齐桓公凭战争而称霸天下。由此看来,哪有不战争的道理?

“古时候,出使的车辆络绎不绝,外交使节互结同盟,天下得以统一。即使这样,或言合纵,或言连横,但也从未停止过武力;当外交军事同时并用,则诸侯混乱;各种问题同时发生,则不及处理;法令条款齐备,民众反而奸诈;政令繁多杂乱,百姓反而无所适从;上下互相埋怨,民众就无所依赖;空洞的道理虽在不厌其繁地讲述,而使用武力之事却在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巧言善辩,奇装异服,战争却没有一日停息;书策繁乱,言辞驳杂,天下却不能治理;说的人说得舌烂,听的人听得耳聋,却不见有什么成效;推行仁义,订立盟约,然而天下并不因此而亲善。于是,各国才废弃文治使用武力,多养敢死之士,修善铠甲,磨砺兵器,以取胜于战场。如果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不进行战争就想获利,安坐不动就想扩充土地,即使是五帝、三王、五霸、明主贤君,总想坐待成功,那也是势难凑效。因此还得用战争继续解决问题,如果两军相距遥远,就互相进攻;相距靠近,就白刃交锋,然后才可以建立大功。所以军队得胜于外,正义治强于内;威权建立于上,民众服从于下。现在想要吞并天下,控制大国,击败敌人,统治海内,扶爱百姓,臣服诸侯,非战争不可。但是现在的君王,偏偏忽视了这一极其重要的道理,人们都被那些众说纷纭的所谓治国的说教弄昏了头,迷惑于那些巧言善辩的言辞,沉醉于那些夸夸其谈的空论。由些说来大王必然不会采用我的主张。”

这是一篇彻头彻尾的战争贩子的说辞。但秦惠王始终认为,自己还不具备以天下为敌的能力,因此,对于苏秦的长篇大论不感兴趣。

苏秦后来又上呈了十次奏章,但没有一次被采纳。最后,苏秦的黑貂皮衣服破了,百斤黄金用完,生活费没了,只好离开秦国返回洛阳。他打着绑腿,穿着草鞋,背着书袋,挑着行李,神情憔悴,脸色黑黄,显得很惭愧。到家后妻子织布自如,不来迎接;嫂嫂冷眼相看,不给做饭;父母视若不见,不予理睬。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嫂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罪过啊!”

当天晚上,苏秦就发奋读书,他打开数十只书箱,找到专讲谋略的书《太公阴符》,于是埋头苦读,细心揣摸。瞌睡来了,就用铁锥猛刺大腿,鲜血顺着大腿流到了脚跟上。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锥刺股苦读钻研的典故出处。钻心的疼痛随时提醒他不得懈怠,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他说:“哪有说服人主而不能让他们拿出金、玉、锦、绣,并取得卿相尊位的道理呢?”

 

一年之后,苏秦的研究有了成效,他方才充满信心地说:“现在我可以说服当世的君王了!”

苏秦再次离家上路,走到燕乌集阙这个地方,他勇敢地到赵王华丽的宫殿里去游说赵王。苏秦这次的游说相当成功,与赵王的交谈甚为投机。赵王非常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并任命他为相国。同时给苏秦兵车百辆,锦绣千匹,白璧百双,黄金万镒。让他车随其后,往各国去约结合纵联盟,瓦解连横阵线,以抗御强秦。

秦国得知苏秦在赵国为相,联合六国成立了合纵阵线,十五年不敢出兵涵谷关。

苏秦一朝得势,八面威风。那时,天下是如此广大,民众是如此众多,王侯是如此威严,谋臣是如此权势,全都取决于苏秦的合纵大局。苏秦未费一斗粮,未用一件武器,未派一名士兵,未断一根弓弦,未折一枝箭杆,就使诸侯和睦,胜如兄弟。所以说有志者事竟成,贤人在位,天下信服。一人得用,天下从之。

事实证明:国家的政治,成功的外交胜过武力的斗狠,朝廷上的谋划胜过战场上的劫掠。

苏秦掌权的时候,万镒黄金任他使用,成队的车马任他驱驰,耀武扬威,显赫于道,山东六国,闻风服从,赵国地位由此大为提高。

其实,苏秦不过是一个出生在桑树做门,树枝作枢的贫寒家庭的平民而也。然而,何曾想到,如今的苏秦一旦乘坐马车,奔走天下,游说诸侯国主,就堵塞了左右说他低贱的嘴巴,无人能与他抗争了。

苏秦要去游说楚威王时,路过洛阳。父母得知后,亲自为苏秦打扫房间,清除道路,并奏乐摆宴,在三十里外迎接;妻子低头,不敢正视,在一边胆怯偷听;嫂嫂伏地,不敢起立,四拜见而长跪不起,请求宽恕以前的怠慢。苏秦问:“嫂嫂为何先前傲慢,现在又如此卑下呢?”

嫂子说:“因为您现在地位尊贵,又有钱。”

苏秦慨叹:“唉!贫贱时,父母都不把我当儿子;富贵了,连妻、嫂都畏惧我。人生在世,权势地位和金钱财富怎么能忽视而不顾呢?”

 

苏秦这人,千古以来就为读书人的概模,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作了注脚。其实就他的信仰而言就四个字——崇尚权势。什么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道德情操高尚磊落一概与他无缘。

范睢对苏秦搞的合纵有一个精辟的比喻,那是他对秦王说的,他说:“大王不必担心,我可以让他们的合纵之盟土崩瓦解。因为秦对于天下的策士没有怨仇,他们所以要聚会谋划攻打秦国,是他们想借此机会升官发财而已。大王注意看您的那些狗,现在他们有睡着的,有站着的,走着的,停下的,彼此之间相安无事。可是如果您在他们中间扔下一块骨头,所有的狗都会立即跑过来,龇牙咧嘴地露出一副凶残相,互相争夺撕咬。为什么呢?因为每只狗都想得到骨头。”

正如范睢所料,轰轰烈烈的六国合约态势很快就被相互间的争斗取代了。齐、魏最早背约攻赵,苏秦在赵国再不好意思呆下去了。

 

苏秦的一生与合纵共存亡,合纵解体后,他离开了赵国。此后到燕国做过官,后为避谗言又到齐国做客卿,终遭同僚忌妒暗算,被刺身亡。临死前他不忘用自己的身体为已报仇,授意齐王以燕国间谍的罪名将他的尸体车裂于市,悬赏刺客出首。正如苏秦所料,刺客果然出面向齐王讨要赏赐,齐王因而轻易殊杀掉了暗杀苏秦的凶手。燕国人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个人太厉害了,死了还能让齐王为他报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