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望江楼公园薛涛纪念馆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随着望江楼公园古建筑保养修缮基本完成,公园内的薛涛纪念馆“换装”归来。
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人中,薛涛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卓然才情立身其间。她一生作诗500余首,留存至今的有92首,为中国古代女诗人之冠。
薛涛纪念馆原名为雷祖庙,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清咸丰初年(1851年)毁于战乱。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五年(1866年)成都知府孙濂组织重建。2005年,望江楼公园对其进行建筑翻新、展陈布置,改造为薛涛纪念馆。
走进“换装”归来的薛涛纪念馆,一段沙画视频引人注目。一双巧手一抹、一画,短短数秒间,一幅幅薛涛人生图景映入眼帘。幼年吟诗联句、少年身入乐籍、中年造纸制笺……配合相关解说,游客仿佛走进了那段岁月,窥见这位传奇女诗人的一生。
薛涛纪念馆还充分利用实物、模型、漆画等,详细讲述了“女校书”薛涛的传奇人生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也清晰地描绘出了成都历史文化、地方风土等从唐初至明清时期的发展脉络。
除薛涛纪念馆外,薛涛井、浣笺亭、濯锦楼、望江楼等古建筑也是焕然一新。
附:薛涛其人
薛涛(768年-832年)是唐代女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她出生于一个官员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展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然而,由于父亲薛郧因正直敢言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谪到四川,薛涛的童年时期也随之离开了长安。薛涛的诗歌创作始于16岁时,由于其出众的才华和文学造诣,她在成都被韦皋召入乐籍。在她的生涯中,她曾为多位西川节度使,如韦皋、高崇文、武元衡至李德裕等,创作诗歌。
然而,虽然韦皋曾打算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由于旧例的限制,并未实现,但是薛涛仍然被人们称为“女校书”。
薛涛晚年移居于碧鸡坊,并在那里建立了吟诗楼,过上了悠闲的晚年生活。她一直以女道士的形象出现,其作品也多托物言志,表达了其追求清俊高洁的情感特征。
薛涛的诗歌才华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而且她的作品也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薛涛还以其别具一格的书法和艺术造诣而闻名。她独创了便于携带和交流且带有个人特色的“薛涛笺”,这一发明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总的来说,薛涛是一个多才多艺、博学多才的女性文人,她的诗歌、书法和艺术造诣都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影响。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