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城印象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我数次到过世界旅游的目的地——西安,古代盛唐时期的长安,面积有今日西安面积的十六倍之大!从西安向西过宝鸡、天水到兰州,
往南看,“万年雪原”之称的祁连山脉绵亘千里,“祁连”二字,是匈奴呼天之称,因而,祁连山就是天山。林则徐被流放新疆,就是从这条路进入河西走廊的。沿着白雪皑皑的祁连山脉,过武威、张掖、酒泉,就到了嘉峪关。
远远望见嘉峪关城,气势不同凡响!有一种悲凉沧桑之大美,我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许多,关城建于明代,登楼远望,长城似游龙浮动于戈壁瀚海之中,若断若续,忽隐忽现,天睛之日,偶可见海市蜃楼,建嘉峪关城,工匠事先订算用砖的数量,一块定城砖(有段真实的故事)现在仍然保存在重关的小楼上。此当为古今建筑史上计算用料精确度的顶峰。
到了嘉峪关,忽然想起我国还有一个天下第一的山海关。有了一个天下第一关,为什么又有个“天下第一雄关呢?仔细想来,似乎也有道理,假如你从长城东端入关,山海关自然是第一,如从长城西端入关,天下雄关自然非嘉峪关莫属。
从小就知道伟大的长城东起山海关,绵延数千里,西至嘉峪关。我曾在山海关老龙头,脚下趟着渤海湾的海水,心中暗暗对自己许诺:长城啊,总有一天,我要到你的终点,在嘉峪关的城楼上为你抒怀!
以于情结上完成对心中长城的跨越。今天,我的许诺兑现了!多少岁月的雪霜,刻入了无言的砖石,风卷残云之后,只留下时间流逝的记忆。
嘉峪关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是嘉峪关的心脏,外城是构筑关城的南北长城时增筑的。
走河西走廊是夜行,戈壁和夜色一样黝黑黑的。只有一勾弯月冷冷地挂在天际,心中不由涌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从嘉峪关乘汽车五个小时的行程,即到河西走廊的西端敦煌城。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又因城在鸣沙山下,古称沙州。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兰州、武威,张掖、酒泉,至敦煌分为南北两道,北道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至疏勒,南道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至于阗,南北两道在帕米尔会合后,向西到波斯以至地中海沿岸。如果把河西走廊比作古代中西交通之咽喉,敦煌则是随时可以张合的唇齿。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