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龙江入海口

(2022-11-03 10:09:02)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随笔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

沿着阿穆尔河左岸行进。看阿穆尔河上捕鱼船。奥泽尔帕赫渔村。看河口归来的捕鱼船。鸟岛上落满羽毛。鸟岛周围落满石块。站在落满鸟屎的巨石上拍摄。鞑靼海峡归来的渔船。恋恋不舍地离开鸟岛。

唐代大诗人李白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源远流长的黑龙江之水,何尝不是如此。

发源于兴安岭西坡的黑龙江,其上源海拉尔河由东向西流淌1430公里,在新巴尔虎左旗北部与额尔古纳河汇合;额尔古纳河向北流淌970公里,在恩和哈达与石勒喀河汇合后,有了新名称黑龙江。黑龙江转而向东南方向流淌1850公里,在抚远与乌苏里江汇合,俄称阿穆尔河。由于南北走向的锡霍特山脉的阻挡,它只能折向东北方向流淌970多公里,汇入鄂霍次克海的鞑靼海峡万顷波涛。

在普通地图上看,黑龙江入海口在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但放大地图,你会发现,庙街距离入海口尚远。真正的入海口在奥泽尔帕赫,庙街以东42公里的地方。这里面对的是壮阔的太平洋鞑靼海峡。

沿阿穆尔河左岸一路向东奥泽尔帕赫。途中,江左岸是连绵的山峦, 秋季的“五花山”绚丽斑斓,夺人眼目。山脚的沙土路很窄,几乎与江水在一个平面。当时思忖,如果江水上涨小路不会被淹没吗?然后又释然,江水直接泄入大海,上涨的可能性较小。从这里向右岸看去,离江很远的几座大山,峰头被云彩笼罩,看出锡霍特山脉虽然到了尽头,却依然伟岸挺拔,没有放下威严身段。

江水在这里已经十分宽阔,接近于大海的那种感觉了。看到一个渔民坐在船上停息了马达,悠然悠哉,“守株待兔”,他是在这儿下了网,等待起网捞鱼的。天阴,灰色的云一重叠一重,但远处仍能看到旭日在云的背后,将朝云照得殷红。江风很大,吹动江水掀起层层浪花冲击着沙滩,哗啦哗啦直响。许多海鸥在船的周边活动。有的贴水或者在天空飞翔,有的漂浮在水面一动不动地歇息,随着波浪起伏。他们是在等待起网的时候扔掉的小鱼,饱餐一顿的。

奥泽尔帕赫村到了。该村建在一个类似半岛的高冈上,南临阿穆尔河河口,东临鞑靼海峡,西侧、北侧则是山林,位置绝佳。

入海口北岸一处码头停留,水中停泊一些船只,岸边扔着一些破船,尺寸很大。岸上村庄的木头房子,有的红顶,有的白顶。也有绿色的,互相掺杂,十分好看。水面海鸥很多,在天空飞来飞去,“啊啊啊”的鸣叫声极像婴儿的娇啼,十分尖锐响亮。到了一个突出的小岛,大约有三四百平米的面积,上边长满绿色的野草,草地上落满鸟的羽毛和粪便。看来,晚上这里是海鸟的歇息地。这个小岛三面是悬崖峭壁,峭壁下是大海,海边有许多巨大的岩石,上边也是斑斑鸟粪。显然,那些大石头是千百年来受大海狂涛的冲击,从悬崖峭壁跌落下去的。石头上歇息着很多海鸥,灰白色羽毛,看见人来了也不飞走,毫不惧怕。

站在鸟岛四下眺望,视野异常广阔。鞑靼海峡海面十分平和,海风轻轻,吹皱海面,波纹一重又一重,颜色变换莫测。不断的有渔船从远海归来,同时又有新的渔船出航。这里打渔也都是快艇,航行起来像飞鸟一样。还有的船停在海面上,静静的等着收网。海峡的北侧有几处钻塔,可能是海上钻采石油,南侧海面则是停泊着许多海轮。因为黑龙江河口虽然很宽阔,但有沙滩,水比较浅,所以吨位较大的海上货轮只能抛锚在海上,然后用中型货船再把货往上游运送。在地图上看,入海口对面就是库页岛(俄称萨哈林岛)。

视野尽处,海平线之上天空之下,是厚重的大朵的云彩,云下部灰色,云上部是白色,犹如翻腾的雪山,白得耀眼。白色的云朵之上,还是灰色的更高的云层。在白云之上还有白云,条条缕缕,层层叠叠,层次非常分明。再向入海口的右岸望去,是连绵的山,山越来越高,山头也被云彩遮盖,十分壮观,用语言难以形容。

围绕着鸟岛飞翔的海鸥很多,鸣叫着,使这个独立的小岛充满生机。站在这里,可以说是在眺望黑龙江入海口,也可以说是在眺望鞑靼海峡,还可以说这是在眺望鄂霍次克海。

黑龙江,它的源头只是大兴安岭西坡兴安里湿地中海拉尔河塔头甸里的一汪泉水,经过4440公里的曲折奔流,汇集了沿途的千河万溪,历经了千难万阻,变成了水势浩荡雄壮的大江,最后汇进了浩瀚辽阔的海洋。

我们在细雨霏霏中乘车向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驶去,仍然沿着阿穆尔河边的沙土小路。只不过,去时,顺流,河在右,山在左;回时,逆流,河在左,山在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黄河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