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北大荒回到故乡天津。被分配到,河东元奎里中学任教。“元中”是所很普通的学校,座落在杂乱无章的居民区中。一幢三层老式楼房。
我当时二十六岁,学生小我有十岁的空挡,那个年代,无章可循,无矩可讲。我班一个男生,座位在后排靠墙,一节课下来,该生创造了一个惊天奇迹!我想不出,他用什么工具,把教室与楼道之间的承重墙,掏通了一个洞!一节课,教室变炮楼,里外气通。
当时的学校,根本谈不上教学质量。学工学农劳动,更是热闹,现在想起来,也十分可笑。怎样才能使学生,受到真正的锻炼?“红宝书”中找答案。《毛主席语录》里曾写道,只有脚上踩着牛屎的人,他的心灵才最干净!老人家说的多好啊,对!去踩牛屎去。可是,城市没有牛啊,到哪踩牛屎呢?我转念一想,城市没有牛,但是人多,人屎多啊。对!组织学生掏粪去!到了环卫局,主动请缨,软磨硬泡,终于,说服了环卫局的领导。
当时的津城,胡同小巷,公共厕所,居民群众如厕,经常出现排队挨个的现象。公厕中,十几个深缸,埋在地里,供粪便堆放,几天后,粪缸满了后,用粪勺掏出,装进粪桶,倒进粪车,拉至粪场倒掉。我们穿上工作服,分成组,扛着粪勺,提着粪桶,拉着粪车,在津城里,走街串巷。到了公厕,先要高叫:“里边有人吗?”无人应答,再带学生进入。现场指点。
掏粪要领技巧。(因我事先已经备课)粪勺,长长的木把,顶端,有一类似盛粥的铁勺,操作时,先要把长勺插到缸底,顺时针一拧,连掏,顺便一带,带出的粪多,效率高,相对也轻松。积压几天的粪便,不动则罢,粪勺一拧,恶臭天冲……更何况,十几把粪勺一起搅动!我的天哪,那种令人窒息的气味,要人亲命!
尽管几十年过去,写到这里,意念中的余味仍无穷尽。学生们,紧皱眉头,闭嘴闭眼,屏住呼吸,个个脸憋得通红!我也是一样,难以忍受。但作为教师的我,结合实际,还要在厕所里,给学生们“上课”!同学们!大家觉得味儿不味儿啊?学生们已说不出话了,不住的点头如捣蒜。我说,这就对啦!我们只有在这刺鼻的气味中,思想才能升华,我们才能像毛主席教导的那样,心灵才能干净!当场翻开,随身必带的《毛主席语录》,在厕所中,我和我的学生,整齐高声朗诵!
现在,回想当年的情境,还有什么好说?还有什么好讲……
一天,我看望朋友去了河东区。津城这几年,变化飞速,到处拆迁,已找不到元中。是天之感应,还是地之显灵,蓦然间,一块校牌,展现在我的眼中,“天津市河东区元奎里中学”我停住了脚步,再也无法挪动。校牌已经十分破旧,然而,我的心中,如潮涌动。忍不住又走进校园中。元中已经废弃,杂草丛生,空无一人。太熟悉不过的楼道、办公室已破烂不堪,只等拆除。在废墟中,独自一人,伫立良久,走出校门。伴着破旧的校牌,留了一张照片,了却了“元中之情”!
仅过了不到一周时间,元中被拆除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