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和哈达镇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恩和哈达镇,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额尔古纳市最北端,大兴安岭北麓腹地,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北建制镇。
东南与黑龙江省漠河市、呼玛县接壤,西北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南以阿巴河为界与莫尔道嘎镇毗邻,全镇总面积5825平方公里,中俄边境线长200公里。
恩和哈达镇3人(2017),现驻有单位5家,分别为恩和哈达边防派出所,北林公安局恩和哈达派出所,北部原始林区管护站、边防六团连队、黑山头艇组。
年平均气温-6,最低气温-50以下,大部分面积是鲜有人类足迹的原始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恩和哈达,蒙语,意为“太平岩石”。
恩和哈达镇位于额尔古纳市最北端,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北的建制镇,距黑龙江省漠河市130公里,距莫尔道嘎白鹿岛景区240公里,距漠河市北极镇洛古河村仅11公里。
恩和哈达镇是内蒙古自治恩河哈达镇处于内蒙古与俄罗斯、黑龙江省交界处,坐拥黑龙江的源头—三江源(距恩和哈达镇区3.5公里处有著名的额尔古纳河、恩和哈达河、石勒喀河三江源河口,被称为黑龙江的源头),地域特色、原生态特色十分突出。
清代康熙时期曾在恩河哈达镇设立“十八卡伦”。雅克萨战役结束后,为了加强边疆布防,清政府沿额尔古河设立33个驿站,恩和哈达镇为最后一站。
解放初期被称为“四大辽克”(遥远之意), 自古至今都为我国的边疆要塞。
恩和哈达河地区位于额尔古纳铜-钼-银-金-铅-锌成矿带上,区内地层主要为前寒武纪和中生界,断裂构造主要为EW、NE、NW及近SN向,且NE、NW、近SN向控制区内矿产的分布,境内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恩和哈达镇拥有著名的乌玛、恩和哈达、西口子等金矿,素有“古黄金之路”的美誉,从清代便有采金的历史,直至上世纪90年代国家禁止对砂金的开采,采金人员才逐渐退出,拥有完整的金矿遗址。
特殊的地理位置、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使恩和哈达镇在各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战略重要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