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向集‧刘老师专栏】之五 -- 十年乃字文在中
(2012-05-03 21:21:48)
标签:
经典刘君祖文化易经刘老师专栏如向集 |
分类: 如向集──刘老师专栏 |
今年台北市主办的第八届汉字文化节活动,邀我去徐州路市长官邸讲了个题目:「汉字与宇宙──易经八卦与天干地支里的汉字」。协办的南村落负责人韩良露女士,是我卅年前开「星宿海书坊」时结交的旧识,前年秋寒露时节,也邀我去孔庙讲过周易。说是旧识,我们平均十年见一面吧!年少时相逢意气,谈东论西,而今花甲之龄,世路人情都有了更深的感喟。
徐州路官邸的道场我太熟习,前后连续开了十年多的课,日式庭园的景观令人心怡。四月八号那天下午,大讲堂里座无虚席,我超出时限多花了一刻钟,跟听众介绍易经里的汉字世界,成语不及详谈,就留给有兴趣者拿讲义回去自行钻研了。
干支与八卦卦名的释义,我是引述许慎《说文解字》的解法,他大致是以草木配合节气的蜿蜒成长,并以人由头至脚的身体部位取象,合乎伏羲画卦「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精神。例如甲字释为:「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象人头。」乙字为:「象春草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乙承甲,象人颈。」干字为:「上出也,从乙。乙,物之达也。」若依此义,则坤中有甲,在干中有乙之先,会给人什么启示?
阳刚旋进之道厚植于阴柔载育之中,男人在地面上的努力表现,源于女人藏于地底下的撑持承托。老子称:「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以此看来,归藏易以坤卦为首,有其道理,真是如孔老夫子当年在宋国的感慨:「吾得坤干焉!」
仓颉造字,大桡氏造干支,据说都在4600年前的黄帝时期,干支以字为象,当然在造字之后,为此我有二占。仓颉造字的贡献为丰卦初、四爻动,齐变有谦卦之象。以谦持丰,天地人鬼神都福佑,既创丰功伟业,又均衡发展而圆善有终。传说造字成功后,天雨粟,鬼夜哭,功参造化,惊天地泣鬼神,由占象看来还真不是虚言。
大桡氏造干支呢?为复卦初、四爻动,齐变有豫卦之象。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从此华夏世界有了极富创意的周期性记时系统,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初九不远复元吉,为核心的动力,六四中行独复以从道,完全与初相应而展现于外卦坤的广土众民之中。豫卦〈彖传〉称:「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发明干支计时,占象遇复之豫,效果如此宏大,再配上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主导了多少个人生命的律动轨迹,以及历史事件的永恒忆念。甲午战争、庚子赔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豫卦的〈大象传〉深透其意:「雷出地奋,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当今的中文世界有繁简两种字体的问题,现在信息计算机转换技术如此便利,虽然书不同文,并无大碍。只是精研中国经典,深识繁体字的字形字义非常重要,汉字所谓六书的造字法则首为象形,其实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都是广义的象形,这与易经卦爻符号的取象极度类似。八卦是否文字之源虽无确证,立象以尽意的思考方式仍一脉相通。我们研习易经,除了卦象爻象外,经传所用的字都有象,涵有甚深意蕴,一旦简化了便不易了悟,非常可惜。
我占算繁体字的未来发展,竟然又是丰卦初、四爻动,齐变有谦卦之象,和仓颉造字一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为有识有力者所鉴赏护持,发扬光大,勿庸疑虑。同样问题,早些年也得出观卦五、上爻动,九五值宜变为剥,齐变为坤卦。爻辞皆称君子无咎,一则观民,一则志未平,同为下卦坤的广土众民所观仰,此为何意?
我想今后两种字体至少和平共存,没有争到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可能,视运用场域各领风骚而已。观卦〈大象传〉称:「风行地上,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大陆习用简体字已数十年,积重难返,台湾保存繁体字的优美传承,没道理不继续风行。书法艺术必然属繁体,经典深造亦需繁体,这些不是空言理论,而是历历具在的现实,为广土众民设想,须顺势用柔,厚德载物,才能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屯卦草莽初创,六二爻辞称十年乃字,小象解释返归常道;坤卦六五黄裳元吉,小象称誉文在中也。华夏文明所建构的文字世界,值得仁人志士赞叹深思。
编按:这场演讲承蒙耕心艺术欣赏工作室全程录制,读者可上网连结听取:请点此开启网页连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