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达安基因——核心竞争力与投资风险

(2013-05-13 16:05:54)
标签:

股票

价值投资

达安基因

002030

分类: 好股收藏

     据医疗保健市场研究出版商Kalorama Information公司2011年世界分子诊断市场的报告,中国的分子诊断市场主要还是由本地的厂商提供。具体原因,可能涉及到国内专利,政策和价格方面的因素。

    国内也有一批颇具特色的分子诊断相关企业,如:达安基因、博奥生物、益生堂药业、匹基生物、厦门安普利、联合基因、上海浩源生物、杭州博赛、复星医药、华美生物等。

    分子诊断业务是达安基因的主营业务,并且达安基因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根据网上的一份2006国内体外诊断(IVD)市场排名(可供参考),达安基因名列第二,并且分子诊断业务只占第一名的科华生物业务的很小一部分。

   一、 达安基因核心竞争力(公司年报)

 1、研发平台优势
公司立足于自主创新,积极建设没有围墙的研究院,以平台化建设为基本定位,构建了核酸诊断技术
平台、测序诊断技术平台、免疫学诊断技术平台、细胞学诊断技术平台、生化诊断技术平台和其他新兴诊
断技术平台并行发展的技术及产品研发体系,形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研发平台,多年来承担了生物技
术领域中多项国家、部、省、市等各级重大专项和研究课题,拥有卫生部医药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
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及省市技术研发中心及科技合作平台。
2、规模化和产品平台优势
公司是国内分子诊断试剂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完整、高效的产品研发、注册、报批、生产、质量控
制平台,保证了公司的产品能够及时提供给客户、满足市场需求。公司产品储备丰富,公司及子公司拥有
上百项医疗器械注册证。
3、品牌集成平台优势
公司现有以达安基因为核心的PCR、公共卫生、仪器、病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产品(TRF)、免疫、血
筛、科研服务等八条产品线和以达安临检为核心的医学独立实验室网络,以国内市场为基础,拥有在行业
内处于市场领导地位的“达安基因”品牌,以及在行业内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达安健康”、“安必平”、
“达瑞抗体”等品牌,以及区域优势品牌“中山生物”,建立并执行了多品牌并行和个性化发展战略,形
成了强大的市场合力,巩固并提升了公司在中国诊断市场领域的竞争能力。
4、市场网络平台优势
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推进建设以发展——合作——共赢为基础的
营销平台,继续完善并深化具有达安特色的营销体系,构建起全国性网络化多层次业务平台,形成了具有
覆盖产品销售领域和诊断服务领域的强大销售能力的市场网络体系。
5、产业链发展平台优势
以充分发挥公司的平台资源为基础,公司积极贯彻产业链发展战略,按照效益与效率相结合的工作原
则,以关注诊断行业相关产品领域为重点,不断延伸公司的产业布局到大健康领域,形成了具有强大产业
整合能力和扩张能力的发展平台优势,夯实并拓展了公司的发展远景。
6、文化平台优势
公司实施了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组织全体员工参与了企业文化提炼和整理,明确了企业的使命及其
发展远景,梳理出达安的“简单、阳光、规范、高效、尽责” 的管理理念,树立了“分享成长价值”这
一核心价值观,为建立“百年达安”奠定了扎实的企业哲学思想。

7、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
从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现状看,全民医保制度实施、医疗及公共卫生重大专项的推进、我国医疗费用支出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及人口老年化趋势都将促进医疗扩容趋势延续,同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及支持,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收入和利润将会保持较快增长。
我司的主营处于生物医药行业中的体外诊断试剂(IVD)领域,目前行业的发展体现出下列趋势:
1)全球体外诊断试剂技术发展较快,市场规模保持5%左右的稳定增长,但行业集中度较高。
2)国内体外诊断试剂市场的整体发展速度保持在增速15-20%,但人均消费量较低,具有极大的增长空间。
3)国内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在快速发展中,各类技术平台的创新速度在加快,应用领域得到不断拓展,
应用产品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进口替代与产品创新成为国内IVD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
4)国内以传统体外诊断技术平台为主的行业集中度在增加,而新兴技术平台的市场仍在扩张发展中。
5)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培育,整个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
(2)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
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体外诊断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的逐步扩大,我国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国家政策所带来的潜在需求释放的政策红利、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成长效应、行业盈利水平较高所带来的趋利效应以及国家产业政策所带来的政策拉动效应的多重利益的驱动下,以现代生物医药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体外诊断试剂产业进入规模化、专业化、一体化的大诊断时代,逐渐形成以各个诊断技术平台为基础、以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为特征的垄断竞争结构的市场发展趋势,体现出以下特点:
1)专业化诊断技术公司的基于诊断技术平台多样化、复合化的横向一体化发展;
2)具有医药背景公司的医诊一体化的纵向一体化发展;
3)诊断技术与诊断服务相结合的诊断试剂——诊断器械——诊断服务的一体化发展;
4)个体化诊断技术的发展成为IVD行业发展一个新的趋势;
5)诊断产业发展的边界在扩大,从临床应用,发展到科研、动植物、公共卫生、检验检疫、食品安
全和企业应用等诸多检验领域;
6)鉴于市场规模和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具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品牌、市场、规模等优势的诊断
技术类生物医药公司将会获得更大的市场机遇。

  二、投资风险

 1.政策风险

    PCR 检测技术是20 世纪90 年代发展起来的疾病检测先进技术,是最先进的基因诊断技术之一。1993 年以后,国内逐渐开始在临床诊断方面使用这项技术。但是当时PCR 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PCR 扩增产物的污染带来假阳性,因而误诊率高;二是不能定量,从而降低了对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加上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一定的混乱,致使我国卫生管理部门曾发文暂停使用PCR 诊断技术。但新研究开发的荧光定量PCR 技术,完全克服了传统PCR 技术的缺点,使该技术在临床疾病检测中具有了实际应用价值,并得到国家卫生管理部门的肯定。尽管如此,由于基因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对其认识有一个渐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本公司研究的荧光PCR 检测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仍可能存在认知不足的缺陷,从而面临相关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

    医保及商业医疗保险是否支付分子诊断的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分子诊断市场的拓展和新产品的推出。当前的报销政策更鼓励治疗疾病而不是通过早期诊断进行预防,对分子诊断产品的推广非常不利。

2. 产品或技术被淘汰的风险

    目前对荧光定量PCR 检测技术具有潜在竞争力的技术主要是基因芯片技术。荧光定量PCR 技术一次只能检测一个或几个目标基因,而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实现对大量目标基因的同时检测。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基因芯片在国内外已成为研发热点。若基因芯片技术迅速成熟并大规模产业化,将对PCR产品造成较大的冲击。

    但是,目前基因芯片的大规模临床应用还存在尚未克服的技术缺陷,主要是由于芯片诊断特异性和灵敏度低、芯片诊断成本高昂和芯片诊断配套仪器价格昂贵等原因,预计荧光定量PCR 检测技术在今后5 到10 年内可保持临床基因诊断的主导地位。未来即使基因芯片技术有重大突破,可用于临床诊断并形成产业化,基因芯片技术也只是对现有荧光PCR 检测技术产品的部分取代。因为大部分疾病的诊断不需要进行高通量和集成化基因检测,而荧光定量PCR 诊断试剂技术成熟、定量准确和成本低廉,它仍将是临床疾病基因诊断的主要手段。因此,PCR产品在可预见的未来仍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

3.新产品和技术开发方面的风险

    由于处于高风险、高产出的高科技行业,公司快速、稳定成长的关键是要拥有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及不断进行新产品开发研制的能力,如果本公司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不足,就可能出现新产品开发跟不上市场需求,与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差距拉大等方面的风险。除此之外,在新产品研究开发过程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研究开发失败或进展缓慢,从而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

4.过度依赖特定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及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

    分子诊断企业依赖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非专利技术及掌握这些技术的科研开发人员和技术人员,技术的泄密和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将会对企业的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由于产品属科技含量极高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对人才和技术的依赖更显突出。

5.国外企业加速渗入中国分子诊断医疗市场

    国外企业开始渗入和参与中国分子诊断医疗市场,预计将对国内现有的分子诊断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市场份额或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可能。 

    Life Technologies公司与中国领先的分子诊断技术公司达安基因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中国成立体外诊断技术合资企业Life-达安诊断。

Life-达安合资公司总部设在广州,将借助Life Technologies公司的3500Dx基因分析仪及Cycle Sequencing技术,致力于分子诊断试剂的研发,为癌症、传染性疾病和遗传疾病的体外诊断分析提供强力支持。通过成立合资企业,2家公司将扩展毛细管电脉冲技术在我国的临床诊断应用。 

    达安基因首席执行官周新宇表示:“20年前,达安与Life Technologies的前身ABI公司合作,将PCR技术引入中国分子诊断领域,使中国发展成PCR技术临床应用最具潜力的国家。今天与Life Technologies的合作,将把后者的领先科技产品引入到中国的体外诊断市场,同时,也把达安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我们将携手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外诊断高科技产品供应商。”

 6.其它挑战

    高昂的诊断费用与实验室设备需求,终端用户的选择权增加,利润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研发成本提升,都挑战着分子诊断产业的成本利润。医疗保险和报销障碍、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足、全球对分子诊断审查、批准与监管滞后等问题又使分子诊断的发展套上了一副枷锁。

    发展中国家的分子诊断产业更是处于弱势地位,市场还很不成熟,国内的相关企业虽然很有特色,但产品还很单一化,需要政府、医疗相关机构、医院、企业等方面形成互动,构建完善的商业环境,共同推进这一市场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