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镇的老街
杭州天目山路、西溪路的西端便是留下古镇,前几年已改为西湖区留下街道。留下是部队的驻地,军营大门口站岗的战士笔挺笔挺的。
我们是在01年看中留下一家新楼盘并买下其中一个大套的,价格当然与现在不能比。当时的市容管理还比较薄弱,街上有四多:地摊多、发廊多、狗多、垃圾多。不过也有一样好的,蔬菜比较新鲜便宜。
这几年渐渐闹猛起来了,杭外、浙工大等五所高校先后在留下高教区安家,西溪湿地三期扩建正在施工;大超市给居民购物带来了方便,肯德基、咖啡、西餐店给古镇洒上些洋气;夜晚高档别墅区的窗户里亮起了柔和的灯光,城市的样子有些像起来了,只是菜场里的东西也与城里没啥差别了。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政府对一条一百多米的老街进行了彻底改造,保留了古色古香的传统风貌,同时对河道进行了疏通,并每天从外江翻清水进来。改造后的效果和反映都比较好。
国庆放假期间,我去老街转了一圈,觉得有些仿古的美感。老街东西走向,街首建一亭子,上书“留亭”二字,亭内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亭记。街中央是一条小河,两边是新铺的石板路,两旁的商铺都已改造成排门板式样的店面,统一漆成了深咖啡色。河岸用石块新砌的,河上有三座石拱小桥,都是省市级的文物。河畔绿树成荫,河水的倒影里复制着街间的各式美景
因要修理一个锅盖,顺便去了一家铜匠舖,为此又听到了一些新鲜的消息。铜匠师傅今年82岁,身板硬朗,声音洪亮。老汉14岁离家到留下学徒,1958年用160元买下老街的二间旧房,自已开铜匠舖,一直至今。他说:去年市政府把我的二间破房子里里外外都进行了翻新改造,现在与新的一样了,一间继续开店,店名叫“小铜匠”,另一间住人,“毛适意来!”(杭州方言,很舒服、满足的意思)。
我说:“老伯可不可以给你拍张照片?”
“可以,可以”他乐呵呵的一边干活,一边答应我。
城市要发展,百姓要安乐,旧城老街拆迁改造给百姓一点实惠,你看有多好,整天传着政府的好处。
我庆幸当年购房选址没大错,至今也未后悔过。再往前看,留下古镇应该会更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