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中华山收获金秋去

(2009-10-13 11:11:37)
标签:

水车

树影

意杨

金黄色

后代

中华山

到中华山收获金秋去

为陪老友,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我走进百看不厌的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虽然去过多次,但每去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次正值收获的季节,收获自然颇丰,除了中华山一山的金黄,还有很多……

到中华山收获金秋去

路边随处可见的意杨树,是最平常不过的风景,这个季节却格外让人赏心悦目。浓密的绿叶已脱落不少,挂在树上的已有一大半变成了金黄色,黄绿相间,特别是成片的意杨林,让人一看活脱脱就是一幅油画,最不起眼的风景这时显得格外惹眼。站在树下,从树缝中看不到太阳,看到的只是让阳光照耀的晶莹剔透的树叶,无论是绿的还是黄的树叶,这时都如玉器般闪亮,叶的四周镀上了一层光芒,这时眼睛感到特别受用。

到中华山收获金秋去

进山的路旁有一家菜馆,以做得一手地道农家菜来吸引顾客。厅堂和餐厅的装饰也很有特色,厅堂里陈列有一部脚踏木制水车,随着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这玩意儿早已被大大小小的水泵所代替,看到它不免让人想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用它车水抗旱的情景。几个人站在水车上,一边喊着号子一边有节奏地踩着水车,随着水车的转动,低处的水便被源源不断地提到高处。这一幕只能烙印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我们的后代或者后代的后代只能把它当作古董来看了。这架水车的扶手上挂满了黄色的、暗红色的和红黄相间的玉米,与这季节很是匹配。一架木制风车也是陈列品之一,它也是农耕时代的工具之一,与水车几乎是同时淘汰。用来装饰的还有几张兽皮,可见主人经营菜馆还是蛮有研究的。

下午,我们走进中华山的主景区青龙沟。抬头看去,中华山平日满山的绿色已变得五彩缤纷,虽然绿色仍是主色调,可成片的金黄色、红色、褐色镶嵌其中,让中华山变得更具魅力。

到中华山收获金秋去

沿着青龙沟上行,通过梅花桩阵和元宝路,一路的景色让人美不胜收。叫不出名的野花竞相开放,那一簇绿色的花,单独的一朵像眼睛,一簇簇地就像千百只眼睛在给你传情;白的、黄的山菊花形态各异,让人不住地停下来;一串串熟透的秧泡(一种类似于野草莓的山果,可食用)让人嘴馋,忍不住摘几颗品尝;还有一种紫色的果实,不知道能不能吃,但一看就有尝鲜的冲动。

弯弯的小径两旁,落叶铺上了厚厚的地毯,树下、石头上、小溪边、都被它给染成了金黄色,难怪人们形容秋天都爱称金秋,看来着实有理。岩壁上爬满的青藤这时也都变成了黑褐色,它的叶也在次第发黄,因为有它,冰冷的岩石仿佛也有了生命力。很多树上依旧是爬满了各种藤条,年年演绎着藤缠树的故事。

尽管到了这个季节,往日奔流不断的小溪已不见踪影,可仍然可见一潭一潭的清水沿着山沟分布着,平静的潭水似一面面镜子,倒映出潭边的树影婆娑。捡一颗小石头轻轻地扔到潭中,一圈圈涟漪将树影揉皱,像是树影开始起舞,水中的蓝天也同样扭动起来。

长期在钢筋水泥丛中工作的人,难得有机会享受这份清闲。我们去了,我们收获了,收获了中华山的金秋,更收获了一身的轻松。
 
     相关还有更多图片,请到我的相册中欣赏同题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