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校迁址、名校分校

(2016-03-09 16:57:42)

实验小学是本地的一所重点小学,三年前搬到了市郊,猪猪要看她的母校的新校址,我带着孩子去看过,以前那片是稻田地,如今高楼林立,实验小学的存在成了带动那片房地产销售的“发动机”,小区里的一位大姐家就买了一套,在孙女要入学前的一个月把孩子的户口迁到了新房区,赶早排队让孩子进了实验小学读书。

但是实验小学还是搬得离城远了些,招生的盛况不如就在东风路后面的一小了,不久,第二所实验小学分部在环北幼儿园附近成立了,以拉动周边的房产销售。

最近又听说在实验小学的老校址上要翻盖新的实验小学了,三八节我们路过老实小,看到学校正在拆!有同事也在搬迁后的实小附近买房了,为的是将来好照顾读小学的外孙女,听说要翻盖老实小了,不知他后悔否?他的女儿说不怕,到时候老校址建好,看看师资力量,再把孩子及其父的户口迁来爷爷家,爷爷家在老实小附近。

老的实小的地址在闹市的一域,步行到东风路几分钟的路程,又在文笔塔山脚下,可谓闹中取静的好地段,我是优秀的小学老师我也会选择在老校区翻盖的学校任教的,老实小区位上就容易招收优秀教师,地址多适合生活啊,谁愿意跑到郊区去上班呢?

不光实小出了搬迁、分校、老校址新建的“概念”玩法,市一初也在城北投资了更大更好的新校区。学校多了,只要学校的地理位置处于城市的繁华地段,地级市的区位优势,将不难将其他八个县的优秀教师吸引上来。

听说在城南的三七市场(本地的珍贵药材)要搬到古木乡去了,我们这个小城的建设也有摊大饼的意味,这事如果成了的话,就是三七市场的第三次搬迁了,第一个三七市场在州一中附近。

听说现今的城南三七市场内,一间小小的门面就可以租到7万人民币一年,在城南买了商铺的业主们直骂政府家说话不算话(当初说是承诺不搬迁的)。

人聚财聚,小城的商圈随着市场及人流艰难形成,被逼到古木的三七市场别哪天又迁到城郊。三七交易的人们得开车到古木出售三七,后又返回城市中住宿、消费,来回的汽车油费都不可小算,关键是折腾人,人们出售掉三七后,总是要回到城市中来选择消费的,或有一部分三七产值户带着钱顺路到别的地州消费也未可知,真不知政府家是怎么想的。

人口不停地向中心城市汇聚,孩子们的就学压力空前加大,我们家就有一位老师,而老师们的收入、地位不高,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进入,优秀的老师都集中在“各级名校”中了,要获得有效的教育,家长们可是煞费心机,而很多普通人(比如我等草民)还是只能顺应政府家教育部门的管理让孩子上学。

有能力的家庭早都在省城买房,让孩子到省城读书去了,省城的学校,只要学校的区位好,又很容易将地州上的优秀教师吸引过去。

更有能力的家庭会将孩子放到教育更发达的省份或送出国去。

面对现实的考虑,我们会将孩子放在身边读书,接受本地日趋激烈的升学竞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