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w690/60a77c654d46e64cc6d68&690
望闻
月初,台湾,当地朋友说要安排我们参观中台禅寺。在国内,东起普陀山,西至布达拉,我“云游”过的佛教圣地……数不过来了。所以,我听到这个安排,也没啥特别的期待。反而台湾朋友提到中台禅寺时的热诚与崇敬让我有一些好奇。
从台中行至南投远远看到一个有带着金色皇冠的欧式城堡风格建筑物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询问陈秘书长,他说:“这就是中台禅寺”。好特别的禅寺建筑啊!陈会长介绍说,这个设计从侧面看就像一位行者在坐禅。
车向禅寺方向前行,先后经过中台禅寺的学校。佛学院?
佛门办学,佛学院的确顺理成章,但在这儿见到却是普台国民小学,普台国民高中。惊讶中,了解更多信息:中台禅寺开山方丈惟觉大和尚为让孩子们有最好的受教育环境,从1988年起筹备国民中小学,以“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为校训,“以长程教育,永继经营,教育成果,走向国际”为校政纲领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造就民族栋梁、社会精英、世界公民。
从普台高中毕业的少庭说:学校开设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四门外语课程呢。此外,还开设国学课程,注重培训品德、人格、道德、观念。中台禅寺创办的学校,正以“中学为体,佛学为根,世学为用”的全人教育理念,践行着以教育安定社会、净化人心的理想。
所见所闻,让我好奇,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寺?里面修行的是什么样的人?
前行又有新发现——中台山博物馆,也是惟觉大和尚办的。这里的历代文物价值连城,却都是海内外各地捐赠而来,让人惊愕。后来这儿还发生了让我汗颜不已的“碑林拓本”故事,稍后再述。
走近
http://s8/mw690/60a77c654d46e905a7fc7&690
[中台禅寺]
http://s9/mw690/60a77c654d46ed0812b08&690 |
走近中台禅寺,雄伟、庄严的感受自不必说,建筑物前的小广场、斜坡引道、花岗岩的基座,加上两厢巨大的金边莲花瓣龛内的“青铜”雕塑(哼哈二将?)、墙壁上及小广场上不断播放影音资料的大LED屏,中西合璧的交错与和谐无处不在。
禅寺专门安排了一位法师带领我们参观。女法师在热情欢迎之余,嘱咐我们在进入参观的过程中不要拍照、摄像、录音。本来我不以为然还想随手拍录些同大家分享,但她提到“一份恭敬,一份福报”时,我这个喜欢自由的人,也就立即收心了。
|
参观由一楼的四天王殿起,很宽阔的大厅,柱身与雕像合二为一的四面天王,也是惟觉大和尚智慧创意。主体建筑的二楼是大雄宝殿,空间整体以红、灰为主色,由印度红花岗岩雕琢而成的释迦牟尼佛镇坐于殿堂中央,多闻阿难尊者与苦行迦叶尊者侍立两旁。由外而内步入中台禅寺与我去过的其它地方不同的第一个感受:没有常见的殿外商贾喧嚣、殿内香火缭绕,但见法幢庄严、殿堂清爽明亮。
http://s14/mw690/60a77c654d46eb7b16a2d&690
[右侧为中台禅寺大殿的正门]
再往上走有禅寺历史与现状的介绍橱窗,惟觉大和尚闭关潜修十余年,从潜迹山林的苦行僧,到演传禅宗心法的大和尚。从“生从何来?死向何处?生命之意义为何?”苦寻无解,到见心明性、大振禅风。例如从1987年开始透过举办一次又一次的禅七,不仅使学人受益良多,还引领了中国禅宗的复兴。由此可见,惟觉大和尚是由渡已开始,走向渡人的。
好似遥见当年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苦于老、病、死与起灭无常的转变,放弃王位与优裕的生活,寻求解脱之道。历经磨难,终得大彻大悟,进入不生不死的境界,不再烦忧。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的故事。佛陀遂了心愿,想起救渡众生,才有了佛教的薪火相传。
能够渡己,已属不易,众生辛劳、祈求保佑,多为此图。一但希冀得偿,又会生出更高盼望,如影相随的就是更多烦恼,如此反复,循环至终。众生中也有如佛陀、惟觉大和尚等,自己得渡后,不忘接济他人,终日乾乾,尽心尽力。
也有人觉得自己都如“泥菩萨过河”又身无长物,如何渡得了别人?果真如此?且待续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