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可爱的咨询师,在学做心理咨询之初,做着初学者常会做的事情:带着帮助他人的美好梦想,不断以自身生活的模板请来访者削足适履,刻板使用书中的知识为来访者解决问题,好心并辛苦地忙碌着。结果如何?咨询师对自己、对结果的态度决定了他们今后行走的方向和距离。
有的咨询师,自我感觉良好,基本看不起身边同道,心中只有个别被自己理想化了的“大师”,不会觉得自己咨询的结果有什么问题。
有的咨询师,很不自信,基本不敢接触个案咨询,偶尔做了几个,也不知自己做得如何?姑且自娱自乐。
还有一些咨询师,不盲目自信,但敢于实践,做过个案能及时总结,有问题、有困惑时,知道找督导。这样做下来的结果,会越来越好。
是谁的问题?
日前,一位咨询师带来了一个问题,他的案主总问他一个问题:我到该选择离婚还是不离?咨询师不知如何回答,请督导帮看看这个个案应如何抉择?
督导:这是谁的问题?
咨询师:是我的问题啊,我把利弊都帮她分析了一,还是弄不清到底哪个选择更好。
督导:是你要离婚吗?
咨询师:不是,是来访者。
督导:那这个问题到底是谁的?
咨询师:噢,是来访者的。
督导:你把她的问题接了过来,当成了自己的问题,几天几夜地冥思苦想,还那么老远地一直抱到了这里:)
咨询师:是哦
督导:那你的问题是?
咨询师:我的问题是……
谁的需要?
督导:你是怎么做的?
咨询师:$%^#%^&&*%##@!@
督导:她说要处理这个吗?
咨询师:我觉得她肯定需要
督导:你问过她吗?
咨询师:没有,还用问吗?
督导:有一次一头大象去医院看病,外科大夫河马看到这样一个庞然怪物满面愁容地起进来,这位病得也太重了:鼻子长成这样怎么呼吸啊?还有两颗牙也突到嘴外那么长,太痛苦了!河马二话没话,马上把大象拖进手术室,帮大象割了鼻子、拔了牙,修理得和自己长得差不多了,才十分满意地问大象:“现在感觉怎么样了?”
大象这才缓过神来,瓮声瓮气地说:“大夫,我是来看关节炎的!”
咨询师:哈哈哈哈,是啊,我没问过来访者的需要!
督导:所以,为自己想象的对方的需要而埋头苦干,就前程未卜啦。
咨询师:可是,我觉得她有需要啊!
督导:怎么知道真是对方的?往往是自己的投射,得分清是自己的需要还是对方的需要。
咨询师:怎么才能知道呢?
督导:你觉得呢?
咨询师:——%*@#
督导:还可以直接问啊,可以用澄清技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