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身体说话(转)
(2011-04-19 20:53:02)
标签:
忙碌自我牺牲身体的声音提醒警示价值观习惯养生自我保护酌情使用健康 |
分类: 精神卫生/心理类其它 |
春假,距离可怕的论文截止日期已过去一周,缺觉、头痛、肌肉酸痛、抽筋等症状对我不离不弃。上学期曾让我“引以自豪”的4天仅睡8小时的壮举,如今再不是炫耀的资本。倒是越临近deadline的那几天,我对上学期论文之前因摄入过浓咖啡而心跳加剧继而产生的死亡恐惧越发明显。前文将交论文戏称为crisis,一点都不夸张。眼尖的你,一定会留意到这个博客上的分类中有个“睡眠大作战”。你也可能已经发现,我也是那个自相矛盾的一边喊着“大作战”却一再活跃在寅卯时刻的人。其实我想战胜它的愿望很强,然而这个习惯又很顽固。
我不宣扬睡眠的好处,我没有足够的证据。睡和不睡是你我的个人选择。我甚至会对一些人说,恩,这回工作真的很难,从今天开始你这一个月不要睡觉了哈,啥时候完成了再合眼吧,就算给自己一个奖励 (Paradox,慎用)。
我想说的是我们的身体,这样一座父母建构的、承载我们独立灵魂的神奇房子。它与我们终身相伴,一刻不停的自我建构和修复;它为我们遮风挡雨,在紧急关头给我们警示,跳出来与外物作战;它懂得提需求和索取,并在极限之时“切断电源”自我毁灭。
Gestalt治疗(意为完整形态治疗)的创始人Fritz Perls认为,人的身体远比人的智慧聪明,它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在第一次上家庭治疗课程时,李维榕老师对一有厌食症状的可爱女孩子说“你太乖了,什么都说好(从不对现实反抗或说‘不’);现在你的身体跳出来帮你说‘不’”,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话并非是对小孩子的温柔的哄骗。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会跳出来说“我要吃”、“我要睡”、“我要动动”、“我要被照顾”、甚至“我讨厌那个人”、“我不想工作”或“我要卧床静养”。
于是,当我们劳累过度、硬撑着完成一些工作时会失去多产性;在碰到危险时会懂得躲开(例如几乎不会有人会自己睡觉被枕头闷死,脐带绕颈的腹中婴儿往往会给自己松绑);在有病毒入侵时会拉肚子或发高烧;在难过时会流泪…这样的例子,你还能举出好多。
这些情景都如此常见。珍惜生命,爱惜身体的警世恒言被人们挂在嘴边。可是要如何去做到呢?养生食疗、有规律的作息、坚持运动、各种偏方…这些应该都很棒。同时,请不要忽视身体本身的声音。
自我牺牲是一种对身体的忽视。在这个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为价值导向的社会,尽管一命救一命的光荣事迹并非人人有胆量、有意愿、有机会实现;但牺牲自我的一部分,一些时间,一些精力,一些金钱来换取完工、成就或被认可,早已自如流淌于这个民族的血脉之中。人们倾向于宁愿“尽量多做点,多牺牲点”。不知不觉的成就了牺牲之人的自我崇高、受者的感恩、以及观众的颂扬。不仅对他人,就是对自己也是同样,人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自己的健康,来完成一些“重要事情”。其间如果体验到不舒服,那么只要忍忍就好。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了身体上这样的不舒服,自我牺牲就成了习惯。甚至有时,人们感受着这样的不舒服,才觉得自己做了该做的事情。我交论文便是极佳的例子。周一、二交的论文,必须在周六、日、一这三晚不睡觉去完成才觉得“配得上”它的重要性,才觉得时间是充分利用的 (尽管一个月前就开始阅读文献、准备,但我一直不承认那已“正式”开始)。那几天常常到了凌晨4点,我还在图书馆努力的眯着眼看文献,告诉自己看慢点没事,只要掌握了够多的知识,它们才好化学合成我自己的东西,反映在论文大作之上。而且我知道,我是超人,我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完美的完成。朋友们在关心劝告之余,也常常会说“我真佩服你”,“我也要向你那样学习”,“66我要和你一起上自习”。无形中,这种“劳作至上,生命让路”早化作不可动摇的价值观。如果说这例子有些极端,那么其实很多人在休假时,叫着“学习第一”,“没事就去上自习”,或是没做某项预期工作时强烈内疚,认为所有的事情都要为某一件事让路,否则就是虚度光阴的情形,都可能是这样的一种牺牲和对自己身体的不够友好。更甚者,这种牺牲趋势,可能让他们更容易越界他人或出来“讨债”。
譬如一个朋友提到说,帮朋友们做什么都可以,但是轮到自己男友就不行。“他干嘛不能自己搞定啊,我懒,我不去。”,同上面的可爱女孩子一样,这也是位朋友眼中的老好人,自我牺牲已久,从而要求最亲之人也一样牺牲,苛刻相待。人们劝说,那是太把对方当自己人了。可想而知,这朋友对自己会不会更加苛刻?!
不睡觉时身体说不,可能恰是我太想完成一些事又无力完成时(我对自己的要求有时过高),我对我的身体加以惩罚的一种方式。而这时,它总会大叫着“不”,来扰乱我工作的状态和思绪。这时还真的不如去睡会呢。
那么爱自己,也许需要识别各种身体信号,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和它商量;在放松的时候彻底放松,减少自责。甚至有必要减少对他人的追责 (以前我觉得公司不该让员工加班,现在觉得员工也有自己的责任自我保护)。而毅力和忍耐这样的东西,请自行和身体商量酌情使用吧。
引用交上论文后首先看到的吴熙琄的话做结语:
進入中年的我, 近來感受到身体從所未有的疼痛, 也更加去深深地感謝疼痛的身体幾十年來辛勤地工作, 有種被疼痛的身体感動的感覺, 漸漸不疼的現在的我更加珍惜曾經疼痛的身体的在以及和我的在一起.
(原文来自dorolalala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