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过死亡——我的亲历

(2011-04-17 21:51:03)
标签:

生病

危象

抢救

住院

领悟

人生

没有我的世界

羊羊

叶丽芬

义工

健康

分类: 浮生感悟

从来没想到,我会这么快遭遇死亡。

第一次遭遇死亡的威胁,是我一岁多时得了重病,当时爸爸在部队,是四大爷献血才救了我的命。我没有那时的记忆,但大家都知道,夭折是可能的,我们能活到现在都不容易。老爸时常同我说要记得四大爷的恩情。

第二次遭遇死亡的威胁,大概是上初中了吧,同弟弟在家玩,弟弟指着炕上悬挂着的灯头(灯泡不知何故取下来了)说:“我试过,电不着。”,让我也试试,我将信将疑,拿了一把螺丝刀,接触到灯头里的金属部分,拿螺丝刀的左手没有特别的感觉,然后伸出右手食指摸螺丝刀的金属杆,就在右手触到刀杆的一刹那,“嘭”的一声巨响,一个大火球从灯头里爆出,吓得我一下跳开,才发现螺丝刀已经被牢牢地焊在了灯头里,心里后怕不已。这件事,显著提升了我的质疑精神。

第三次是在深圳关外某主干道,不记得何故在路边行走了一下,右侧有一些等待公交车的人,左边是不时有车经过的公路,我没走几步,一辆长途客车风驰电掣地擦着我的衣服呼啸而过,让我感到,意外,是随时可能发生的。

生病

三月中旬,得了几天感冒,用了点儿药,三天左右症状就消失了。没想到两天后开始发烧。下班回家后用了小柴胡、退热贴,温度还是控制不了,经中医薛大哥推荐用了港药必理痛,温度平稳了,但到了后半夜再烧起来就什么药也不管用了,一直持续在C39.3度。人一发烧,就没精神、没精力,本来晚上要写点东西,写不了了,周末的讲座什么的也都取消了。病来如山倒啊,一下子就什么都做不了了。这本来没什么,毛主度说: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关键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生病。这对于习惯按日程、计划安排事情的人来说,影响太大,很不习惯。

第二天早上去医院,大夫开了药水,在医院门诊打静点。本来是想就近在社区诊所看的,但当时我已浑身无力,行走很吃力,下楼坐车直接去医院更好些;同时又想着医院熟人多,做什么都比较方便。上车时我才发现,弯腰、低头都很困难:硬、痛。好不容易坐进车内,车开起来,每一次颠簸都让我感到身上皮肤的酸痛。双侧耳后一跳一跳地痛,左上方的头皮也是这样,都不敢碰头发。

打了一上午静点,回到家晚上又烧到C39.3。第二天,周日,一早回到医院继续打静点,有朋友打电话慰问,我真的没力气了,电话几次滑落。

上午十点多,退烧药快打完了,护士测了一下体温,38.6度!大夫马上来了,打了退烧药还这么高,回去肯定不行,告诉我他再给我加退烧药。过了一会儿,护士来给我推了一管药,然后又挂了一瓶,我也不知是什么药。又过了一会,那么大夫过来同我说:我给你加了两支地塞米松,还有退烧药####。我心里这个骂:妈的,加激素与不同我商量一下?唉,反正也推进去了,说啥也没用了,我没出声。没多久,我就开始出汗了,发烧这几天一直出不来汗,这下,我的内衣像泡在水里一样了。

危象

上午十一点多了,加的退烧药快打完了的时候,我发现双手开始麻木,我叫护士把针拨掉,不打了。症状继续发展,双脚也开始麻了,我让护士叫医生了。没多久,双腿都麻木了,双手好像在不断地胀大,还像戴了一付大手套,还感觉指端胀大膨出如壁虎的指端,手指皮肤的触觉很迟钝。真不知我会变成什么动物;)

一测体温,降温战果辉煌:把我从38.6直降至36.5度了!

大夫看后马上重新挂上药水,并建议转院治疗。我坚定地说不!这种情况转院,弄不好就死路上了。Kitty给院长打了电话。没多久,医院的医务科长、疗区主任和相关的主任医师先后从家中打的赶到。医务科长对我说:别紧张,放松,生理指标都正常,没生命危险!我点点头。

过了一会儿,症状加重了,心率106次/分钟,我感觉到膈肌变硬(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体验到膈肌在哪儿),呼吸就很困难了,要主动用力才能保持呼吸。氧气很快就接上了,我没觉得有什么用。随后,腹肌痉挛,双手抽搐……采血急查、急诊心电……床边站满了医生、护士,进进出出。

最有意思的是心电图,做了十来分钟做不出结果来。心电技师多次把我胸前的导联取下、用酒精在皮肤上涂擦、再吸上,手、脚的也是,但就是不行,Kitty吓坏了!我知道没事儿,我能感觉到心跳,估计是由于双手抽搐、抖动,造成了干扰,才出不来好看一点儿的心电图。医务科长再次对我说:别紧张,放松,生理指标都正常!我笑了,心想,我也想放松啊!我不断地尝试着打断抽搐、放松肌肉。

抢救的过程中,我感受着自已的不适、医护的交流与应对,知道,他们目前也没太好的其它办法,如果补液、补钾等措施效果不明显或迟缓,我的呼吸困难继续加重,或拖的时间太长,这么快的心率最后也可能发生心功衰竭,一旦心脏出问题,一切就结束了。我没想到这时的我竟然非常平静,我已做好了抢救无效的准备:如果就这么死了,死就死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只是这医院会麻烦点儿,一个普通发烧的病人,进来打个静点就弄没了,……!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抢救,我的情况基本平稳了,疗区主任让我入院治疗,说:不然的话,太危险了!医院综合目前情况,初步判断:1、我高烧的这两天没怎么进食,太虚弱;2、用了退烧药后,汗出得太快,体内电介质失衡。以上两个因素引发了上述危象。

我坐在送我去住院的轮椅上,摇摇欲坠,不仅仅是头晕、头痛,我第一感觉到在楼内,轮椅走动起会有这么强大的风,让浑身湿透的我缩成一团。

住院

入院后,开始查找高热的原因和前几天抗菌素、退热药没有效果的原因。由于我除了发烧、轻度的流涕,没有其它症状,伤寒?甲流?结核、疟疾?……一次又一次的抽血检测或培养以及其它科室的检查。能想到有关的疾病都查了,所有的可能性都排除了,最后结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

住院治疗,是很难受的事儿。首先是我自己状态不好,起床、走路都很困难,去洗手间很吃力,按要求打静点、多喝水还得总去,晚上也睡不好,起夜多次;二是没力气讲话,看不了书或手机短信(看字会晕或有重影),虚度时光啊;三是医院的床太硬,躺一会就知道了,怎么躺、卧都不舒服。还有打静点的时间太长,入院当天我的静点一直打到凌晨二点钟,一只手一直放在那不怎么能动,这个难受啊:)

住院也有好的一面,一直有医生、护士的监测,隔一段时间就来测测体温、心率、血压,有问题随时加减用药,家属省心,也方便安全很多。还有床是可以摇起来的,能调节半坐卧的角度,比在家好;用餐的小桌子设计得也巧妙,拉来拉去可用在不同的位置,很方便!

入院第二天一早,局领导就带局党组和全体副处以上的领导们来看了,看来得这么齐,我好感动!追悼会也就这阵容啦:)大家都让我好好休息、安心调养。想着那么多工作我都做不了,要同志们分担,挺不好意思的,大家都挺忙的。

我同有关负责同志交待过,不要让大家知道我住院的事儿,如果有知道的想来看望的,能劝他们不要来就劝他们不来,因为我实在没有气力待客。一定要来的,也别带东西。

一些领导、同事、朋友陆续来看我,大部分分析说是我平时太忙、太累,前段时间工作任务特别繁重,休息、锻炼不足,抵抗力下降,才会出现一系列健康问题,希望我今后能做好安排。我认同、我感谢!

还有同事同我分享了每多关于人生、关于工作体悟,很感谢!感谢来电、短信关心我的朋友们!感谢朋友们关于保健、饮食恢复、煲汤等具体建议!还有同事亲自在家里做好了送过来,感动!

还有义工朋友从外地专程赶来看我,很感动!还有的外地朋友,像思璇,在从北京来深讲座紧张的行程中,拿出仅有的半天空隙跑过来探望我,也很感动!

一周后,不用打静点了,我就要出院回家休养了。这些天辛苦Kitty和几位同事了,没有这样精心的守护,我也不会这么顺利地恢复。住院的头几天,一直在想,如果一个人自己生活,生重病将是一件多么困难和孤独的体验啊!

回到没有我的世界

回家的路上,看着车窗外的街景,很新奇。活过来了,看见外面的世界依然丰富多彩地有序动转。街上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或忙碌、或休闲。这一个个的人,组成了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人,很多复杂的事情由此发生,形成了我们的社会日常所见。我如果那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依然会是这个样子,对街上的这些人,没有任何影响。从今天起,我所见所闻,已不是“生前”的那个世界了,都可以算是我有幸看到的我死后的世界。街上的行上,川流不息的车中的人,都不知我曾经存在过,也不知我为这个世界做过什么贡献,更不知我陪多少人走出最痛苦的低谷,当然更不知我对他自己伤痛的减轻和幸福的增加所做出的细微努力与影响。我的所有显性的价值与成就,只能小范围地,在朋友与同事中回荡、并渐行渐远,我对于我所能眼见的世界来说,得,不见其增;失,不见其减。

在医院的几天什么事儿都做不了,一阵一阵地昏睡,近来不稳定的血压竟然正常了。回到家里,晚上十点来钟就困倦得不行,直接实现了多年来早睡的奢望,早上6点就自然醒了,这对我来说,是奇迹!想起近来不断纷扰的中、青年“过劳死”新闻与纠纷,我能体验到,我以前的状态,是“过劳”了,一直那样下去,难免出那样的新闻:)

出院后第一次给义工联心理热线的组长们做小组督导,张雪听说我前段时间病了,说:我一直很好奇你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你做的那么多事儿,对我来说,别说一天25个小时,一天35个小时都不一定做得了。

我认同,所有的信息都在说:我需要重多的休息。不然的话,这次是有惊无险,下次就不一定啦。李敢一定会对我说别这么讲的。上周日,四川抗震救灾突击队的成员都被邀请参加大运会志愿讲师培训班,我虽然走路、讲话都没完全恢复,还是应邀去坐一坐。中午吃盒饭,参加培训班的突击队成员大都被李泓霖叫到一起吃。李校长说大家太久没见了,以后要常聚聚。我说是的,像我上个月差一点儿就与世长辞了,以后一定要常聚,说不定哪天就看不到谁了。李敢马上接过来:可别这么说,“吸引力法则”是有效果的,大家都会好好的!我笑了:)

参加培训班的人很多,几乎把团校能容纳几百人的多功能厅坐满了,当第一位来自公安系统的老师讲完,我站起用气力不足的声音提问后,一个声音在右前方叫我,我一看,啊?竟然是羊羊!羊羊(叶丽芬)是资深五星级义工,义工服务市长奖获得者,长年担任《深圳义工》期刊的编辑工作。2005年,我联合二十多家单位开展全市九大场所同时发起的大型公益活动时,她身体力行地为提供了重要帮助。后来加入深圳慈善网,一直到去年我听说她得了重病,没了工作,定期化疗,还一个人带着孩子。我几次打电话给羊羊,要去看她,她总是说化疗造成免疫力低下,不方便出门,也不方便接访。很担心她的生活情况,靠什么养两口人吃饭啊?她总是说现在过得去。没想到今天在大运会志愿讲师培训班上见到她了!我知道她刚刚完成一个化疗疗程,怎么就来这儿参加培训了!我一边担心她、心痛她,一边为她竖大拇指:让人敬佩的羊羊!不管路能走多远,能够带着所有遭遇,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快乐前行就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