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庙会亲历

标签:
老北京庙会厂甸琉璃厂老艺人荣宝斋石景山地坛地铁 |
分类: 游记 |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世俗化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了娱乐性的内容。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但各地庙会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各具特色。
大年初一按老爸的推荐去老北京人小时候常去的庙会——厂甸庙会。从地铁2号线和平门D口(琉璃厂方向)出来,直行到路口,见一行旅人正在问穿着灰制服戴着红箍维持斑马线秩序的协管员,我也询问厂甸庙会往哪儿走? 他往我身后一指:“在陶然亭!”“啊?”“厂甸庙会?”“厂甸庙会搬庙会陶然亭去了!这没有了!”我吃了一惊,将信将疑:前几天开车去前门回来路上还见到一街口大大的喷绘广告“厂甸庙会”呢,怎么会没有呢?如果没有,去琉璃厂街(厂甸庙会原址)转转也行啊,一解疑惑的同时,也能一了琉璃厂探古的心愿。
没多远就看到了古色古香的中国书店、然后就是大名鼎鼎的“一得阁”,走到街口,看到了红红火火的庙会场景,见琉璃厂西街比东街人少,就先逛西街。在第一家宏宝斋里看了辛卯年画展,还拿了一张厂甸庙会导游画,终于解了谜团,还知道另一件事:
1、厂甸庙会现分为文庙会和民俗庙会两个分会场,文庙会在琉璃厂这一带,而舞狮、杂耍、小吃什么的则在陶然亭的民俗庙会。
2、《厂甸庙会导游图》上共印有十处名盖印点,都为名店、名胜,集齐印章,可换得组委会精美礼物一个。
[荣宝斋] |
|
![]() |
[这是在干嘛?] |
|
[迎亲?] |
![]() |
前年逛了两个北京庙会(石景山庙会和地坛庙会),一个感受——人山人海!
洋庙会——石景山庙会
![]() |
![]() |
![]() |
![]() |
祝各位朋友新春大吉,健康快乐!
琉璃厂小记:
清初,汉族官员多数都住在附近,全国各地的会馆也陆续建在附近。官员、赶考的举子常聚于此,各地的书商也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形成了 “ 京都雅游之所 ” ,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等等,也随之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