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设置——心理咨询督导手记2

(2010-07-07 20:03:53)
标签: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

督导

设置

约定

关注

执着

境界

教育

分类: 心理咨询师督导

    上周五晚上是义工联热线组组长督导小组的第一次活动,有成员提出有关于督导小组设置的问题,当时我没有太特别的感觉。但当她再次聚焦设置、并连续发问时,这位成员让我刮目相看。

 

    所谓“设置”,也就是约定。心理咨询的设置,就是对心理咨询所涉及的具体事项安排的约定,比如关于时间、流程、场所、收费、督导、伦理等的约定。国内心理咨询行业发展至今天,已有很多东西交汇的规定或“约定俗成”,可以称为“固定的设置”。设置可变动范围(或幅度)的为“设置的弹性”,也就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就可讨论的设置进行商约的余地。

 

    本组成员同为热线组各组组长,但专业背景各异,并不都是心理咨询师。在我看来,如果一名“咨询师”关注“设置”,在心理咨询师的层级上,她已比关注咨询技术者高一些了,除非……

 

    一位咨询师,可能会经过以下阶段日益成熟:最初什么都感兴趣,没有特别的关注,后来开始关注技术层面(如关注具体方法、关注某一流派……),关注设置,关注伦理,……,没有特别的关注。
    从最开始的“没有特别的关注”,到最后的“没有特别的关注”,好像又回到了起点,何必当初呢?

    但是这经历“执”之后的“空”,已与初始的“空”全然不是一个境界,所做的咨询,也就必然不是一个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大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