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平血案疑犯动机之谜

(2010-03-26 11:43:18)
标签:

南平

小学

血案

疑犯

心理

分类: 精神卫生/心理类其它

    2010年3月23日7点20分左右,福建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南平原马站社区诊所医生郑民生手持砍刀,连续砍伤砍死13名小学生,截止26日早8时,已有8名孩子死亡,5名孩子受伤。“3·23”特大凶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郑民生因何杀人?一时间街坊传言四起,众说纷纭,扑朔迷离。


    最早有传言郑为盲人,但很快被证伪。几个小时后,中广网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9时43分报道,经公安部门初步查实,凶手曾是南平市一家社区医院的医生,因患有精神疾病被辞退,而后心怀不满。

 

    犯罪嫌疑人为精神疾病患者?


    新华网25日7时07分引用新京报消息:“据提前介入该案的检察官介绍,犯罪嫌疑人郑民生思维清晰、表达准确,看不出该嫌疑人有精神异常特征。”多家媒体报道,在对嫌疑人的单位同事、邻居等熟人采访中,没有人认为他有精神病,没有无故打人、砸东西的行为,只是“性格比较孤僻”、“有点怪怪的”、“好面子,总怀疑别人说他的坏话”。


    从这些反馈中,受过精神病学培训人可以看出非精神、心理专业人员对“精神病”的认识是局限的,从某人“没有无故打人、砸东西的行为”就判断其没有精神病中可见一斑;同时普遍大众对对很多“精神病”的症状或征兆是不敏感,“性格比较孤僻、有点怪怪的、总怀疑别人说他的坏话”等情况都有进一步了解、探询的价值。因此,其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案发时的状态尚是谜团,有待司法鉴定结果的专业澄清。

   

    此外,此案发很快出现了自杀说


    南平网23日发布的热点新闻《犯罪嫌疑人供出作案动机》:1、周边的人看不起他,讲他不清楚,有桃花病;2、婚姻不顺,女友迟迟不与其结婚;3、辞职之后,另谋新职不成,觉得活着没意思。


    如果是“觉得活着没意思”而采取自杀行为,为什么不直接自杀了断呢?


    “心态扭曲”、“报复社会”说等相继出现。

    24日新华网转载中国青年报消息:今天下午获得的一份官方材料称,郑作案的原因有二:一是与原单位领导王某有矛盾,辞职后谋新职不成;二是恋爱多次失败,尤其是与当前所谈女友进展不顺,心态扭曲,故意杀人。新华网25日7时07分引用新京报消息“三原因致其报复社会” :其对作案动机的供述符合逻辑,自供原因:一是被医院辞退、工作无着,二是恋爱失败,三是受一些身边人员闲言刺激,主要动机还是因上述原因而报复社会。


    “心态扭曲”、“报复社会”的案子时有发生,手段多种多样,从造谣惑众、诬告陷害到投毒破坏、杀人爆炸不一而足,且大多与报复目标有利害关系,也有通过报复图谋个人诉求或政治诉求。南平血案疑犯未伤害与其“有矛盾”、有“闲言”的“身边人员”或“恋爱多次失败”中恋爱对象,所伤害的目标与其无显然的利害关系,而未见其有个人诉求的表达,“报复社会”说存疑。

 

     还有其它可能?


     在所有的疑犯动机猜测中,可能性较大的是“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说。有媒体报道他当天起床时曾说“我要自杀,我一个人死不行,要拖几个人一起死。”(中广网),或现场有人听到犯罪嫌疑人口里高喊道:“他们不让我活,把我逼疯了,我也不让大家活。”(中国日报网)等。大家都知道,这种想法与行为完全没有理性,而且损人又不利已,表明当时疑犯的精神状态已非常态!


    那么如果此说成立,疑犯的目标就是广泛的无辜大众,而无具体人物。但疑犯为什么选择了小学生这一目标下手?

 

   是一时性起?还是另有隐情?

 

    疑犯把目光锁定在孩子身上有更深层的心理动力!

    据报道:“疑犯并认为成年人不好杀,从而把目光锁定在孩子身上”(中广网),至此,南平血案疑犯动机基本清楚。但疑犯把目光锁定在孩子身上有更深层的心理动力。
   
    在自然界生物进化发展中,动植物都形成了很多生存繁衍所需的本能行为,利己行为就是其一。其中有一种极端的利己行为,就是雄性杀幼行为。例如现在网络上可以看到的和电视上可以看到的狮王争霸场面。在非洲大地大,两个狮子争夺领地,打到最后,当原来狮王被打败、新的狮王占领了这个领地后,他就拥有了与这领地上所有母狮交配的权力。可是有的母狮子正在哺乳期,在为小狮子喂奶,不能进入发情期做它的妻子。雄性的狮子就会想方设法把小狮子给咬死。小狮子被咬死了,母狮子只能终止哺乳,乳汁也不再分泌了,然后才能就进入了发情期,就成为新狮王的嫔妃。这样,才能有利于新狮王基因更多地传递,他的后代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环境。这就是雄性杀幼行为。当群中新狮王的雄性后代一旦到了青春期,毫无例外都会被父王逐出家园。它们要么只身孤影,要么三两成群地在各处流浪,没有固定的住处。待它们长足身体和力气之后,就伺机进攻。一旦看到哪个狮群的雄狮因年老或其他原因表现出衰败之态,就会发起攻击,要么把老狮赶走,要么把老狮子杀死,开始新的循环。


    此外,还有杜鹃鸟杀幼行为,杜鹃鸟把蛋放在大山雀巢里面,不知情的大山雀代它养育后代。当这个小杜鹃鸟孵出来后,就把巢里面的其他的大山雀蛋给拱到巢外去。如果那些大山雀也孵出来了小鸟,那不管它是蛋还是小鸟,还是小的大山雀,它都一样把它们顶到巢外,摔死它们,就剩它一个。


     因此,从更深层的心理动力来分析,疑犯恋爱多次失败,42岁仍无生育后代、传递自己基因的希望,加上种种其它原因使其陷入绝望,从而走上自杀之路。同时,杀戮其他个体后代的动物本能,加上他自己的基因传递受阻,也不让别人的基因传递的潜意识,演出了一场谋杀众多无辜小孩(他人后代)的悲剧。这些潜意识中的动机,疑犯自身不一定能意识到,但案发时,人的动物属性战胜了人的社会属性,兽性淹没了人性。只是人的社会并非狮的群落或雀的巢穴,伤害再多的孩子,也无法拯救他的肉身和灵魂。

 

    为骤然离世的孩子们扼腕!为突遇横祸的孩子们伤痛!为霎那间痛失儿女的父母们悲痛!


    愿走向天堂的孩子永离烦忧!愿所有受伤孩子早日脱离险境、早日康复!愿所有受影响的孩子、大人早日抚平身心的伤痛!

 

    相关链接:轰动性事件的模仿效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