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孩子谈”死亡”的相关书籍

(2010-06-30 15:22:59)
标签:

教育

儿童文学

儿童阅读

阅读教学

分类: 王淑芬與兒童閱讀、兒童文學

“死亡、死亡。”

这是事实存在,却常因为悲伤导致难以启齿、遑论对孩子叙说的议题。

 

其實是有少儿读物是以探讨”死亡”为主题的,

尤其若干年前,台湾绘本/儿文作品中,”死亡”与”离别”成为显学,

一下子引进与创作大量书籍,

如绘本有:《獾的礼物》《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再见,爱玛奶奶》

《爷爷的肉丸子汤》《精采过一生》《再见斑斑》(為國外譯本),

《祝你生日快樂》為台灣方素珍小姐的文‧仉桂芳畫的插圖。

小說较为人熟知的是好友周惠玲翻译的《想念五月》,

原创故事则有台湾王文华先生因九二一地震而写的《两道彩虹》。

,专论甚至还有《与孩子谈死亡:一本由孩子写给孩子的生死书》。

 

然而在进行读书会讨论时,

如果成员中有人(尤其是少年儿童)思路步入狭谷,

坚持人有自杀权利时,身为Leader的你,该如何转移?

这是我的一位”故事妈妈”朋友亲身经历,

她觉得当时并没有处理得好,

(因为一时心急,她只慌忙的说:”不可以,这样爸妈会伤心”)

事情过后,她与我讨论许久,

我们得出结论:最好由当场的其它小朋友共同来引导出别的思考角度,

而不是一味由成人来”指导”较佳。

 

另一则相关的儿童阅读也颇能引发思索:

我曾和一位故事妈妈聊起”死亡”相关绘本,

她提到在班上导读莫泊桑的《快乐的死刑犯》一书时,

和小朋友有过十分的热烈讨论↓

与孩子谈”死亡”的相关书籍

在此先简述一下此故事:摩洛哥有个弒妻犯,被判以死刑,

但因此国民风纯朴,以往未有罪犯,因此如何行刑颇感为难。

请他国代劳,所费不赀,最后只好自己盖监狱、请狱卒,

还得张罗此死刑犯的衣食,经年累月,国库渐虚。

最后结局是花一点小钱,拜托死刑犯住到邻国去。

 

莫泊桑擅长以反讽笔调叙写人生百态。

这样的题材,小朋友难免会有人得出一个简要论点:

原来杀人也是一种让衣食无虞的方式!

这样的故事内容,和孩子聊起来保证有一堆不可思议的想法,

如果是你,你会和孩子如何讨论这个故事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