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销建筑概念(2)

(2010-04-25 08:34:36)
标签:

大学

工程

工程师

建筑师

留学

设计

文化

演说

教授

学生

政治

分类: 活在建筑中

继上会,无论你的教授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是清晰地表达出你的设计理念就绝对是学生的本份,亦是学习的重要一环。

根据高人的解释, Presentation ( 解说 的最重点不是你说不如何动听,又或者如何能够吸引观众的,而是你如何 deliver your messages ( 传遽你的信息 

因此,我一再强调我对设计的观点,你的设计是针对什么问题和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就是你需要表达的信息 (messages) ,另一个角度来讲学生需要回答只是以下的问题:

What did you aim? ( 你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

What did you solve? ( 你想解决什么 ?)

Why did you do it?  为何这样设计 ?)

Where did you do it?  在那里设计 ?)

How to solve it? ( 如何解决这问题 ? / 设计的手法 ?)

这样就是你 presentation 的骨干:

1)       解释你对这地盘的观察

2)       现况的问题

3)       针对解决的问题

4)       解决的方法 设计的手法

就是这样便可以把你的理念带出来,并令你的受众明白的你的理念并容易被说服。相信很多学生都会遇到一个问题,教授 考官主观地不同意你的设计而感到无奈。所以,我主张学生尽量利用一些客观的事实来支持你的论据和假设,特别是现况的问题。因为现实情况的东西是清楚,不能被否定,所以学生便可以进一步收窄和教授 考官的分歧。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设计手法的问题,这亦是最难一关。因为不同的人喜爱不同的风格,有人选择简约主义,有人喜爱解构主意,有人喜欢大红大紫,有人只喜欢用白色,这些主观的意愿是不能控制 预测,这就唯有临场发挥。

所以,我认为读建筑最难的一关就是需要有 客观的分析 ,但同时需要有 主观的感觉 

如果只有 客观的分析 ,而 没有个人化的感觉 的话,就好像香港的倒模屋村一样,虽然解决了问题,但没有人的感觉,只是一座混凝土大楼。

如果只有个人感觉而不能解决个别问题的话, 建筑就只会成为超大型的雕塑品 ,只是美丽而不实用。

因此,出色的大师级作品是能够实用与美学兼备,但能够做到这个层次的作品就确实少之有少。

至于学生功课中重要的另一环—图像 模型,这些都是工具来表达出你的设计,这同样地都需要还原至基本的东西,这张图子 模型所表达的是什么东西,你想借这张图子 模型来说明什么。

如果这些图子 模型没有帮助你表达你的设计的话,你就不用花时间制作这些东西。我发现我自己学生时代犯的毛病就是做一大堆东西,说一大堆东西,但教授不明白我的理念。有时我会怀疑是我的英语问题,但其实是我没有善用我的工具。我一心希望尽量画多一些图子 模型,尽量表现我是一名勤力 用功的学生,但其实重点就是如何利用我的图子 模型来解释我的设计,这样的情况在很多东方的学生都有类似的情况。

在香港更有些大学的风气是鼓吹制作大量而且精美的作品来取悦教授,但其实这些都是工具而言,而不是学习的重点,核心部份是如何理解问题和表达你的方案。

 

另外请参观:

 

有学生多次希望我讲一下,如何制作 Presentation panel ( 大图纸 和 portfolio ( 作品集 ,坦白说这些都不是我的强项,但我有以下的建议。

Competition panel ( 竞赛的大图纸 )

如果是参加设计比赛的话,就必须要能够吸引评判来参观,所以就必需要有一张Key drawing( 核心图纸 ,一张图纸能够充份表达出你的设计理念和针对的问题,并能够吸引观众观看。而且,设计比赛多数只分两种 : 实验性和实际性的比赛,实验性的比赛就纯粹只是探讨另类的设计方法,而实际性就是有实际的地盘并将会有相关的发展而作出的比赛。

两种比赛都是针对结果而已,所以前期的分析和中途方案则属次要。

Student presentation panel / portfolio ( 校内的的大图纸 作品集 )

因为教授就必须要花时间可理解你的作品,所以不一定需要制作得美伦美奂,相反要清晰地表达出前期的分析和观察,并附以中途的设计方案来解释你设计上的演化,因为这样可以从过程中明白你的判断,教授才可以进一步了解你的作品。简单来说,就是把整个学期的功课由零至尾,清晰地表达出来 (tell the story) 

http://f20.yahoofs.com/hkblog/GVMIniyBHh_H4f9qllLWL54-_11/blog/ap_20100425081825443.jpg?ib_____DlW0CFFvg

http://f20.yahoofs.com/hkblog/GVMIniyBHh_H4f9qllLWL54-_11/blog/ap_20100425081813776.jpg?ib_____DSQ6021Se

 以上是几张从网上找到的学生功课,虽然我不清楚他们的设计理念,但是你一眼看下去便知道他们设计是什么东西,针对是什么问题,图纸就比达出设计的理念,所以如果以 Presentation 来说就已算是成功了。

希望可以帮一点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