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平台-圆方和九龙站(1)

标签:
商场设计圆方城市建筑 |
分类: 建筑游记-香港/澳門 |
我讲过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建筑,好像未讲商场设计.老实讲, 我是刻意不讲商场设计,因为我公司主要的业务是就是商场设计, 而我自己过往5年内90%时间都是从事商场设计,就是因为知道不少商业秘密,所以迟迟都不讲,今日终于来一个新的尝试。
首先,大家可能以为商场设计是没有特别,主要是一条通道和一些商店便成,设计好一点便加入推广空间。其实, 商场设计的学问是很多,而且很复杂。
首先,大家需要知道商场与住宅不同,商场的面积不会出售,所以发展商会很注重有关设计,因为他们会长期拥有,实用率亦非常着重,因为销售面积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发展商的回报期,一般香港的商场的回报期为7年。
另外,商场的租金收入来自商店的铺租,其实另一部分是来自商店收入的分红。大家可能会问辦公樓都是同样出租的,为何不会太复杂?问题就是辦公樓的租户通常都不会作大规模的装修,更很少会自己更改结构。
但商场的情况就不同,商店会随时更改,如果是由电影院更改为商店的话,就更可能会更改结构,消防法例和建筑面积就不话下。
简单一点的情况都很麻烦,由商店变为餐厅就很麻烦,第一:煤气的问题,餐厅一定要有煤气,而商店未必,所以如果后加的话,就可能要穿过现有租户的店铺的空间,所以很麻烦。至于餐厅就必须连接食水和污水管,污水管更要连接隔油池,同样麻烦。最麻烦就是厕所和消防楼梯,万一新加餐厅超过原有设计的数目的话,就真的要千方百计加上去,否则餐厅就出不到食肆牌照。
情况就好像我参与过的APM一样,原先设计只有30%商业面积为餐厅,最后招租后发现70%为餐厅,虽然有足够的电和水供给餐厅使用,但管道的问题就十分头痛,好在还在施工当中,立时改则改到反肚,所以一个出色的商场设计师就能够考虑到将来的情况,不过大家可能会问这些都是将来的事,将来的事由其他人来处理。
不过,就算是今日的问题还有很多, 首先千万不要以为商场的人流愈多就愈好,其实若果商场超出某个密度的话,就只会旺丁不旺财,情况就好像年宵市场一样,所以名牌店都会限制店铺内的人数。
另外,店铺的分布简直是一种艺术,若果将同一类型的店铺放在一起,虽然可以说是成行成市,但直接争斗价的情况很容易出现,利润降低。而且若某一区只有一种店铺的话,就会减少部分人流行至某区,例如一区只是儿童服装的话,单身人仕就永远行不至这区。
所以商场设计学问不少,明天详细讲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