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最大的耻辱 - 理工大学

标签:
建筑师耻辱理工大学大学工程 |
分类: 建筑游记-香港/澳門 |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8/poly-map.jpg-
前几天写完等价交换一篇后, 自己内心都有很大的回响, 特然回想过往近10年所发生的事. 无论好与坏都已成过去,大家现在都要为昨日所作的因,承受今天的后果, 总之万般带不走, 唯有孽随身.(出自大只佬)
究竟理工大学为何与建筑师最大的耻辱有关? 讲起来真的很好笑. 记起我刚从英国回港后, 与一些老前辈讲起他当年的往事, 他便跟我谈起以下这一件事情.
大家都知道理工大学的设计理念是而两个大正方形为核心而正方形的其中一角是与另一个正方形连接, 两个大正方形另外与图书馆等其他建筑群连接.
理工大学其他的建筑群都利用类似的设计方式连接各大楼的部份.
这设计理念其实很简单,
就是希望同学可以不用离开A大楼才可以到达B大楼, 同学们可以直接从A大楼的3楼通往B大楼的3楼, 从而减少对电梯和楼梯的需要,
亦减少交通时间,而整个理工大学的首层便可以营造成公共空间让同学使用.
但问题便出在这一点,
因为两个大正方形的四边长度相等, 而且室内通道很多部份完全不见光, 如果你万一转错方向便很可能进入了另一个正方形的建筑群,
什至进入另一组建筑群.
由于分不出东南西北, 同学们很容易转了一个转便到了另一大楼,所以在理工大学里很容易迷路,
迷路的人当中包括设计理工大学的建筑师.
设计理工大学当然有很多建筑师参与, 据说其中一名主建筑师在行内都挺有名气, 在理工大学落成后多年, 这名建筑师被理工大学(当时还是理工学院) 邀请参与一些活动,他竟然在理工大学里迷路. 因为他大迟到参与这一次活动, 于是有人问他迟到的原因, 他便口快快地讲了迟到的原因. 由于大家都是行家, 这消息便四周散播开去, 直至多年后的今天, 到我这一代人都知道这一件事情.
其实为何这件事会如此张扬? 第一:当然理工大学的路向设计未如理想第二: 一名建筑师会正常地负责一个Project
3-5年(由设计至施工), 如理工大学这样复杂的Project更会加长设计时间,
可达至7-8年,而且是天天都要面对这些图则. 所以,负责这项目的主建筑师竟在自己设计的大厦内迷路的确是耻辱,
什至可以说是人生上最大的耻辱.
有人曾用阴谋论去讲这件事,
因为理工大学的规划未如理想, 所以之后的城大和科大的规划设计都交由外国则楼负责.
本地的则楼极其量都只能参与局部的建筑设计或部份的翻新/扩建工程.事实是否如此就不得而知.
以上所讲, 我虽然没有亲身证实, 亦不能亲身证实, 但相信消息来源是非常可靠(因为不只一个源头), 不过有些细节可能与当时情况有所出入. 各位行家如果知道故事的主角的话, 请勿把他的名字放上网, 因为他/她据说已经退休, 大家就只让这一件事情作为学习的教案.
顺带一提, 理工大学外墙上的红砖瓦, 在落成后是不时都会脱落, 近年情况有所改善. 由于恐怕砖瓦会脱落而造成伤亡, 所以香港大部份的外墙物料是2寸x 4寸砖瓦或纸皮石或油漆而已, 尽管万一脱落都不会造成很大的伤亡, 如果用云石造外墙的话, 需另外向屋宇署入则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