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s tower (电梯篇)

标签:
建筑旅游摩天大厦设计台北101 |
分类: 建筑游记-美国 |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qlFk6IXvaswFKguifCYExA.jpgtower (电梯篇)" />
今日来到Sears tower的最后一篇,之前讲过电梯槽设计可以说是摩天大厦设计中用最多时间的一部份,为何?
原因是电梯的配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设计大厦早期时,机电工程师/屋宇设备工程师会设算这大厦大约需要多少部电梯。电梯的多少便当然取决于大厦的层数和面积,另一点便是电梯的速度,工程师会计算一部电梯需要停顿的层数,并假设电梯会停顿的次数,需要多少时间来跑完这座大厦。
在一般情况下,工程师都希望把等电梯的时间控制在1分钟之内,有时会设定在2分钟之内。因此有部份电梯就只跑高层,有一些就只跑低层,目的就是希望减少停顿的层数来控制等电梯的时间。因为万一停顿层数大多的话,便需要更多的电梯来满足需求,但大多电梯除了减少实用面积之外,当然还增加了成本。请不要少看一部电梯的成本,一部普通的电梯都需要过100万元,如果是高速电梯或观光电梯就更不止这个数目。
所以,建筑师和工程师便尽量把电梯的数目调整至合理的水平,亦尽量安排电梯的排法,如果设计出来同一区电梯是需要4部电梯平排的话,便很容易对用家错失电梯,又或者是3部,3部对排的话,亦会对用家做成困扰。所以,近年开始流行用电脑派梯的按制系统,就好像太古坊一带的商厦都是用这系统,为的是希望集中同一层的用家在同一部电梯来减少停顿的层数,借此减少电梯的数目,在理论上好像可行但好像不太受用家欢迎。
万一在设计后期收到大租户的要求,希望在大厦加设独立的电梯大堂并要求部份电梯为私用电梯的话,就更是大灾难。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如果有关布局并未附合大租户的要求,就差不多要重新排过所有的电梯并重新计算有关的时间,虽然工程部万不愿意,但租务部的一句话“有钱的人是最大的“便令所有人都投降。
讲到电梯就必须要讲消防梯,
要做到这样除了要强劲的马达和减速器之外,还需要人类能够承受的压力。
F(力力)= M(质量 - 质量)×A(加速 - 加速度)
力量和加速度(或减速度)成一个正比。情况有如一个人在车上,短时间之内加速至一个高速,亦在短时间之内停车。他便会在加速时先弹后至椅背,然后再在停车时向前弹。
讲完上升还未讲下降,如果急速下降的话,就很可能坐跳楼机般下降,现实情况下当然可以做到很高速的电梯,汽车的引擎都可以在几十秒之内由零加速至100公里/小时,电梯当然可以,只是人体的舒适度。
所以,建筑师很多工作的时间都用在安排电梯,走火梯和电线管道的位置,当然是尽量用最少的地方便最好,因为可以增加销售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