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球最昂贵的建筑 - HSBC(背景篇)

(2009-08-13 14:33:35)
标签:

建筑

香港

norman

foster

汇丰

分类: 建筑游记-香港/澳門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jAna7Gts9oI932toEhVtIA.jpgHSBC(背景篇)" />

 

今日开始讲万众期待的HSBC总行,之前讲过。 HSBC总行是二战之后,全球最昂贵的建筑,在80年代的做价是52亿元,直至近年的北京CCTV的60亿元才打破它的纪录,但若果计算通货膨胀的话,HSBC还是世界之最,亦是令Norman Foster扬名立万,成为大师级的建筑。

 

这系列会详细讲述整个大厦的设计经过。这大厦的前身是旧汇丰总行,是典型的英式建筑由有过100年历史的则楼-Palmer&Turner所设计。但在1979年汇丰的高层发
现旧总行的面积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所以寻找建筑师重新发展该地皮。汇丰邀请了世界各地不同的建筑师来参加设计比赛,还包括当时寂寂无名的Norman Foster. 当时的Norrman Foster不单从来未曾设计过高楼大厦,只是曾设计过4层以下的建筑,亦未曾设计过银行,为何一群汇丰大班会如此信任这一名新秀?而Norman Foster如何赢取他们都信任?
当时的Norman Foster非常认真对待这比赛, 亲自来到香港一个多星期,访问各银行高层,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对空间的期望。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u57YN7HaMXNnJ6tcqhARg.jpgHSBC(背景篇)" />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EALv8_60I3_VLR4lSjoMHw.jpgHSBC(背景篇)" />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JC4p3RqnmsuyvZpzoccRfw.jpgHSBC(背景篇)" />

Foster的设计方案
之后, 各参赛公司提交设计方案和相关解释文件。大部份的方案都有建议保留原有大厦的部份立面,Norman Foster的方案都曾经考虑,但发现如果保留旧总行部份立面的话,原有的大堂只能保留一半,而且令新总行实用率很低。

 

所以,Norman Foster的方案建议完全拆卸整个旧大楼,并建议将整个首层的空间改为公共空间,因为旧汇丰大楼接近全部密封,只有一道小门, 给予人封闭的感觉.再者, 是由两块地皮组合而成,原先是有一条街道连接皇后大道中和德辅道中,但在兴建旧汇丰时便把两幅地皮连接, 并取消了这条道路,形成一幅地皮。

 

虽然有人说, 首层的公共空间是和风水有关,因为有一条龙脉是从皇后大道中一边下来的,然后,德辅道中上的铜狮子用来阻止漏财,但实际情况是否如此,我就不清楚。但Norman Foster不可能因这一点, 而赢到汇丰大班的信任,究竟Norman Foster 的方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如何以新秀的身份击败多名跨国则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