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奇怪之作 ─ Vivo city

标签:
伊东丰雄toyoito新加坡singapore |
分类: 建筑游记-新加坡 |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lrFjFhfye2qhZpmPyHbPQg.jpg─ Vivo city" />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gooZ4TVx33Xkh1PXGCXJ7w.jpg─ Vivo city" />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DVl57XICjwMt6noZatXpIA.jpg─ Vivo city" />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u8cMIuKLLZsSFl.JMDXkcA.jpg─ Vivo city" />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TrmwWFxo_CkBhNLleTwv4A.jpg─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wfR.RLsmtAOPvxyudAaNgw.jpg─
首先,多谢很多网友为我推介小弟的拙作,因为如我这样的新手是不会被安排展览
在最好的位置,最好的位置都留给明星和其他有较高知名度的作者,所以推广方面
还是靠自己做比较有效。
讲回正题,这星期一连介绍了两个伊东丰雄(Toyo ito)
的上佳的作品,其实他还有
一个出色的作品是在东京表参三道的Tod’s building, 但是这大厦已在拙作有所介
绍,因此在这里不可先作介绍,否则便违反了版权。
因此,取而代之便是Toyo Ito 最大型的建筑项目─Vivo city,
相信很多人都到过
这座新加坡最大的商场,而我亦在2008年初公干曾到此一游,但就大失所望。
这商场的设计是引发自四周海水的波浪,而每一区的商店便如岛屿一样,大大少少
地分布在不同的位置。而外墙就设计如波浪一样,一块一块弯曲的白色铝板令商场
变得相当特别。
但是对我而言,这些铝板正是败笔所在,因为这些铝板没有特别的功能,对这建筑
物而言是可有可无的部件,无论这些铝板是直是弯,都对这建筑没有特别的正或负
面的影响。而且这些铝板需要不少支架来支持,而这些支架不时需要向外撑开才能
支持如此大的铝板。这样便令外墙有不少如蜘蛛脚一样的钢支架,十分奇怪。
为了一个不一定需要的部件而制造如此多的额外部件,并破坏了商场本身的整体性
和简洁,对我而言是与伊东□雄化繁为简的哲学完全违背,相反有一点看起来是画
蛇添足的感觉。我相信是因为这项目规模太大,实在很难化繁为简地设计,而且部
件不少,室内功能区域亦很多,所以很难做到「简洁」的地步,但是伊东□雄又好
像想保留他的标志性的设计手笔,所以刻意加了这些铝板。
不过如果这弯弯曲曲的铝板不是装饰的话,而是外墙的一部分的话,情况可能不同。
即是外墙和地板同样是弯弯曲曲,这些铝板是用来包含这些弯曲的空间,就会令这
些铝板变得有意义,因为已成为外墙的一部分而不再只是装饰品。如果铝板是外墙
的一部分,铝板上的洞便是采光或通风的部分,因此亦可避免现在为了开洞而开洞
的奇怪情况。
至于实用程度就没有大问题,空间感都很好,只是嫌自然光不足,不过可能是因为
新加坡天气过热的关系。
大家又觉得如何呢?
明天继续讲新加坡的建筑。
另外,烦请各位继续再帮忙向各方好友推介一下拙作。
筑、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