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克莱斯特:如彗星一样掠过夜空的天才作家

(2010-11-07 15:25:14)
标签:

文化

分类: 环球作家

克莱斯特:如彗星一样掠过夜空的天才作家


  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是德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剧作家、小说家,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专门为他做传并给予高度评价,用他的名字设立的“克莱斯特文学奖”迄今已有近100年历史,在德语文学界的声誉仅次于“毕希纳文学奖”。但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克莱斯特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尽管他的代表剧作《破罐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引入中国,并入选各种德语文学选本,并没有引起中国学界和读者足够的关注。在他诞辰230年之际,《克莱斯特作品精选》近日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据本书选编者,德语文学翻译专家、四川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杨武能介绍,即使在德国,人们对克莱斯特作品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克莱斯特断断续续的创作时间加起来充其量不过十年,留下八部戏剧,八部中短篇小说,以及若干散文作品,同时,他还是德国“逸事”这种文学体裁的创始人。生前,他的作品和他本人一样都遭到冷落,剧本很少获得演出机会,即使演出了也大多失败。他作为文学家几乎没有多少声誉可言。
  直到克莱斯特逝世后近一个世纪,人们才真正认识到他是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更有甚者,有些文学史家认为,克莱斯特在德语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歌德、席勒。“在中外古今的文学艺术史上,生前死后际遇判若两人者确乎屡见不鲜;相对这一耐人寻味的文艺现象,如彗星一样掠过夜空的天才作家克莱斯特,算得上是一个显例。因推崇他作品的后人十分复杂,克莱斯特也是德国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尽管如此,他的文学地位是无可疑议的。他的《破罐记》与莱辛的《明娜·封·巴尔海姆》以及豪普特曼的《獭皮》并称为德国文学中的三大喜剧。除了戏剧创作取得的非凡成就,克莱斯特更是在德语中短篇小说的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小说代表作品《侯爵夫人封·O》、《义子》等脍炙人口,并对后世的托马斯·曼、黑塞等作家的小说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克莱斯特的生平和他的作品在德国的命运一样充满戏剧性。他于1777年出生在奥德河畔法兰克福的一个贵族和军人世家,父亲是一名普鲁士军官。在11岁时,父亲去世,他去柏林继续接受教育,在作为他监护人和教师的一位法国移民熏陶影响下,对文学产生了兴趣,这为他今后从事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为继承父辈的军旅传统,克莱斯特15岁就被送进军校,编入驻扎在波茨坦的普鲁士近卫军团。一年后,随军团参加了普鲁士勾结其他欧洲反动复辟势力干涉法国革命的战争。
  1795年,克莱斯特返回波茨坦,但内心已对军旅生活感觉到厌烦,因而更加热衷音乐艺术,渴望学习知识。两年后他虽正式当上军官,却更加厌恶军人的职业,一心盼望能成为一名传授知识的教员。终于,在1800年他脱掉了军服,但对自己的未来仍举棋不定,尽管他头脑里已朦朦胧胧闪现出当作家的想法,并先后尝试过攻读哲学、物理、数学和政治学,同时受康德批判哲学的影响。随后三年他在德国、法国和瑞士的不少地方旅游,结识了一大批作家、艺术家,并在他们的影响和鼓励下开始文学创作,然而作为最初尝试写作的悲剧《罗伯特·吉斯卡特》离他的理想相距甚远,导致作家最初的精神危机,他不但将作品付之一炬,一时间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加之这时家里停止了对他的经济接济,年轻的克莱斯特贫病交加,一筹莫展,不得不返回故乡谋求赖以糊口的公职。可是普鲁士官场的气氛和陋习令他感到极度的压抑和愤懑,他终于坚决辞职重操写作的旧业,完成了在回乡前已开始创作的悲剧《施洛芬斯坦一家》和喜剧《破罐记》以及中篇小说《米夏埃尔·科尔哈斯》等作品。
  然而出于对社会政治现实的极度失望和愤懑,加之生活困窘,世态炎凉,出身没落贵族而生性敏感、身体羸弱的作家完全失去了生的勇气和乐趣,年轻的天才于1811年11月22日,在柏林近郊的湾湖之滨一处幽暗的树林中,举起枪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死时年仅34岁。
  杨武能表示,克莱斯特的剧作,尤其是悲剧,熔古希腊戏剧与莎士比亚戏剧于一炉,独树一帜。而他的小说技艺精湛,擅长使用逻辑谨严、委婉、细密的长句和套句,其小说开头的一句话往往就在读者心中造成一个悬念,叫人欲罢不能,非一口气将其读完不可。随后情节的发展更是起伏跌宕,到了结尾却又会有一个出人意表乃至震撼人心的转折。“克莱斯特的作品无论是戏剧还是小说,尽管取材自不同的时代、地域和社会阶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全部密切结合现实,都反映着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迫切问题,富有现实的批判精神。其强烈的批判意识和人道主义情怀,即使在今天依然有着鲜明的启示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