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傅小平在海上
傅小平在海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107
  • 关注人气:5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场小说”缺少更深广的精神内涵

(2009-12-02 19:26:12)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化现象

“官场小说”缺少更深广的精神内涵


作者:傅小平 日期:2007.09.20 来源:文学报 版次:1 版名:要闻 关键词:

 

   近来,一批书名就是官阶的小说占据着各大书店的显要位置,销售业绩不俗。“官场小说”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再掀热潮,有学者指出——“官场小说”缺少更深广的精神内涵   

    近期,一本名为《驻京办主任》的小说在全国各大书市获得不俗的销售业绩。在今年上半年畅销书名单上,该书以15万册的销量榜上有名。而作者王晓方紧接着推出的小说第二部,不到1个月也已经销售了8万余册。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局长》、《女行长》、《信贷处长》、《接待处长》等类似书名就是官阶的小说占据着各大书店的显要位置。不仅如此,此类小说也是很多盗版摊上的抢手货。“官场小说”在沉寂一段时间、被青春文学和玄幻小说等抢过风头之后,再掀热潮。值得注意的是,读者的阅读热情,并未使此类小说引起文学圈和评论界的关注。一冷一热,耐人寻味。   
   《驻京办主任》作者王晓方把作品的热销归结为自己塑造了丁能通这样一个个性丰富而鲜明的人物形象。他表示,目前描写官场的小说很多,作家在其中努力解构政坛生活中被遮蔽的世象。但都有一个通病,小说的人物要么大忠,要么大奸,脱离实际生活。他认为,写作官场小说,应该以心灵当笔,以良心为镜,深切关怀官员的精神处境,最后才是娴熟的艺术技巧。   
    不过绝大多数读者显然没有如王晓方期待的那样,关注作品中塑造了怎样一个人物形象。有读者表示,看《驻京办主任》一时竟不知这是小说,还是教材书!也有读者表示,在看了类似不同级别官员的故事之后,不由得想写一部《学生会主席》,描写一下大学里的官场,来填补这些官场小说的空白。   
    有学者指出,尽管作家可以抱怨读者的品味,但只有多数读者的阅读期待有了变化,才能真正表明官场小说有了本质的不同。“很显然,结果是令人失望的,除了小说中官阶的变动,并且关注的焦点有向基层倾斜的动向,充斥小说的依然是一些猎奇性的或者政治手段的东西,缺少更深广的精神内涵。”   
    诚如该学者认为的那样,此类小说的再度热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事实上,官场小说的读者里,很多正是“当官的和想当官的”。部分官员对一些官场小说及其作者津津乐道,一些年轻人也将官场小说作为进入社会与政坛的“指导手册”。而对于“官场小说”的创作者,他们大多一边享受着这个类型化名词带来的出版便捷和销售利益,一边却对这个名词不怀好意。   
    由此表面的风光之下,一些学者仍然忧虑“官场小说”的出路问题。评论家贺绍俊认为,官场小说的出路,在于突破“就事论事”的“问题小说”的小格局,“现实主义的作品必须要有批判精神,不是直接地狭窄地写一个问题,而是要看作品是否具有人道主义、普世伦理”。   
    而评论家解玺璋更是直接指出:“官场小说要有出路,我觉得要向政治小说转变,要有勇气触碰那些最坚硬的问题。这需要作家在政治上很成熟,对整个社会历史有很好的洞察力,现在缺少这样的作家。”   本报记者傅小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