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杂志:低迷中期待新辉煌
(2009-12-01 15:08:35)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化现象 |
“如今人们获知外国文学信息的渠道很多,杂志当年的影响力不可能再回去了。”日前,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举行的“《外国文艺》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上,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赵长天这样表示。
从去年《译文》杂志关闭,到今日《外国文艺》销量低迷,这本外国文学杂志的走向牵动着各方神经。王安忆、叶辛、陈村等作家赴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对杂志的感情。为其庆生,本是件高兴事,整个会议却始终蒙着一丝阴影。
《外国文艺》杂志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同龄,办刊宗旨是介绍现当代外国文学作品,包括许多早就应该介绍而由于束缚过去未能介绍的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杂志先后介绍了劳伦斯、萨特、纳博科夫、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等千余位重要作家,影响延续至今。
曾经的辉煌值得记取,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杂志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影响力日益衰弱。与会者认为,在当下人人拿本词典就能翻译、缺乏严谨的态势下,刊物在定位准确的同时,还要分析当下读者的阅读取向;可以借助专家后援团的力量在篇目选择、译文精准等方面,保持刊物的不可替代性,使之成为一本服务于专业读者、能让学界口口相传的纯文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