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碧岭逼山青,缠溪长水常溪缠”,这是上海作家叶辛的长篇新作《缠溪之恋》中刻在“缠溪”源头凉水井山崖上的一首回文诗。叶辛表示,他的长篇新作应该像他写的这首回文诗一样耐人寻味。
叶辛说,每年他都要去曾经插队落户的贵州山寨住上一段日子,作为一个曾在那里度过美好青春岁月,而后长期在都市生活的作家,他对农村这十几年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感同身受。现在的农村展示在他眼前的是这样一副面貌:为了挣钱,年轻的男人们外出打工,留守村里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男人们外出一般一年也就回来一两次。他注意到当代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温饱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农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农民情感需求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缠溪之恋》要探讨的正是不再为温饱所苦的农村人的情感困惑以及外来生活对他们内心的冲击。
“民工潮”在近年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对此叶辛自有他的独特理解。他说读了近年来不少讲述“民工潮”故事的作品后,发现这些作者的笔墨多集中书写民工进城以后的命运遭际,对新时代背景下山乡里的人和事却鲜有触及。叶辛说他一直关注寨子里人们的生活,小说中“缠溪”的原型“泗溪”两岸人民的家长里短、婚丧嫁娶、命运遭际,他谙熟于心。留守在村子里的那些年轻女人在男人外出打工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是他一直思索的问题。
为了讲好故事,叶辛坦言在小说的叙事上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说设计了一个类似侦探故事的开头,情节的发展充满悬念,却始终不落入侦探小说的窠臼。与此同时,穿插回忆的叙述手法也给他的写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使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得以充分展现。
作为一个民工,小说主人公安阳受到三位女性的青睐,同时走上了一条非常顺利的发家之路,是否超出我们对民工的一般理解,同时也回避了一些重大的问题?安阳与任玉巧之间的情爱纠葛,由任玉巧阻拦安阳跟自己的女儿谈恋爱始,又由于两性的相互吸引最后生发出炽烈的爱情,这样一种设计是否合乎常理。当记者把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能想到的一些疑惑告诉叶辛时,他说一想到民工我们就会想到艰难的生活,一想到性我们就会怀疑上升为真爱的可能,我们总是容易受这些惯性思维的钳制,反弹“琵琶”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生活远比我们想像得丰富、复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