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情爱埋没于文字
(2011-06-18 09:36:04)
标签:
刘乐东湖断弦电影创作者杂谈 |
大学四年里,我写了不能计数的文字。执拗的书写,在于光阴流逝使我安心。
在我狼奔豚突的同时,朋友刘乐也拍摄了形形色色的视频,最后终于让他折腾出来了电影《断弦》。诚挚的作品,从来是个人心灵的讲述,这也是一部作品的生命所在。小道消息说,《断弦》中角色的命名颇有讲究,不少是导演刘乐重新修改的,涉及他个人一些隐秘的往昔。可见,他必然是想通过电影说点什么,对想要倾诉的对象,或者,就是自己。
影片主题是爱情,拍得最美的也是懵懂而自然的爱情,出于寸心,发自肺腑。当男女主角在东湖边骑行时,一襟晚照穿过青丝与眼畔,多少青春积攒于那一刻飞扬,仿佛诉尽了每个人的心曲。这样的场景俗套到极处,却动心到顶峰,可见导演和我们是如何知心。生活就是需要一瞬间美好,来抵抗现实蜂拥而至的平淡与庸俗,因为爱情之名,与胆小怯懦的自我划清界限。
经费、经验所限,影片呈现上不能如商业电影般完美无痕。情节推进上,有些地方微微有些突兀与跳脱,衔接也不尽润滑。这一点在影片想要表达的东西较多的时候,尤为忌讳。《断弦》虽力张主线,却在演绎过程中让我产生了观看《最爱》时的感受,叙事破碎了。这种破碎感,使得观众难以产生一以贯之的情感震撼,进而完成宣泄的使命。
从兄弟有情到对学校的依恋,再到游戏人生的变革自新,爱情之外还洋溢着青春励志的情绪。影片的台词相当考究,颇见匠心,段子笑章比比皆是,都与华中大息息相关。虽然增加了许多笑点,但对影片本身想表达的主旨却是背离的,形成对叙事结构的破坏。
当然,这其中要体谅创作者的难处,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讲述一个人最丰富的四年,对于所有的叙事者来说都是难题。对于huster来说,刘乐和他的团队所展现的已经足够,刘乐在完成自己夙愿的同时,也让huster在电影中看到自己的命运,彼此会心。
相比与经验和经费不足的理由,我更相信是有两个刘导在厮杀。一个着意于个人叙事的导演,他要一心一意讲述自己的过去,重现自我的曾经;一个要考虑全盘的导演,需要了解同学们爱看什么,关心如何完成拍摄,忧心放映的场地和审片。《断弦》就是这二者妥协的产物。
所以,在那些笑声后面总感觉有个欲言又止的人,冷静而冲动,他粉墨登场,却又处处小心自己的痕迹。他刻意放出线索,将心里蕴藏的美好展现出来,事后将心迹扫灭。影片中那些狗血的桥段,泄露了创作者故意为之的马脚。如此,让怀念消解于段子和囧事,开怀展颜,毕竟人生苦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