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们中毒到群体性癔症的吊诡
(2010-05-04 12:27:29)
标签:
杂谈 |
4月23日,甘肃首阳镇一小学68名学生突然集体中毒,出现头晕、四肢无力、腹痛、视力不清等症状。5月2日,首阳镇卫生院和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出具诊断结果为“群体性癔病症”。有学生回忆称,23日当天,正在校园做早操的他们闻到“农药”一样气味。(中国新闻网报道)
甘肃的这起学生“中毒案”让人越来越看不明白了。就中毒而言,孩子们闻到强烈“农药”气味的说法,得到了老师以及学校周边居民的认可。那么,孩子在闻到气味之后才产生了身体不适反应,那么表明这二者之间是有关联。孩子们身体虚弱,不同于已经成年的居民老师,很难抵抗“毒气”侵袭属正常。如此,整个事件才能形成一致的逻辑。
再来看看“癔症”说,这也是两级卫生机构给出的说法。所谓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说白了,就是心理作用导致的身体不适,病因在于孩子的心理。可惜,相关卫生机构却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癔症”的源头是什么,发生机制是怎样的。同样无法解释的,还有孩子们的“癔症”为何如此一致,甚至都没有所谓的传染过程。实际是,孩子们身体的不适反应都是出现在闻到“毒气”之后,那么诱发孩子们病症必然跟“毒气”有关。将孩子病因归结为心理作用,这样就跟“毒气”没什么关系了。
孩子们病状和“毒气”出现如此接近,这样的巧合,让民众如何相信“癔症说”。不知道卫生部门为何舍近求远,不去追踪“毒气”的来源及具体危害,从而对症下药医治孩子们的病症,反倒研究起孩子们的心理来。孩子们是否中毒无法检测清楚,而这“癔症”又如同无源之水被抛出,这样的诊断,难道是采用的是传说中的排除法?
所以,孩子们是否是中毒抑或“癔症”还需要更独立权威的卫生机构鉴定。但是所谓的“癔症”说必然带来后果是,对于“毒气”的查证就显得没有必要,公众也没必要知道那一早上孩子们闻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再者,既然是孩子们自己的心理作用,相关部门自然是可以免除责任,不用涉及赔偿等问题的。
从中毒到“癔症”,孩子们身体不适的真相似乎越来越远,成了不可言说的内心之厄。但是,不得不说癔症说法存在诸多的吊诡之处,让人无从理解。这些质疑的澄清,还需要更权威也更为负责任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