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权力失序下的文物部门并非古城墙的“护身符”

(2010-04-19 18:44:08)
标签:

杂谈

大理扩建的公路项目使大理唐代建筑龙首关变得面目全非,仅剩的几段城墙也危在旦夕。此前文物部门下发两次停工通知,但施工方都未理会。而交通局赵勇超书记则称“文物部门不就是要钱嘛!现在已经把钱打给他们了,他们也就不说什么了”。(中国青年报419日报道)

 

大理洱海填海建别墅的质疑声言犹在耳,不意其唐代古城墙也惨遭破毁,这十分符合管理学的“漏洞定理”,如果管理制度上存在漏洞,事情就会向着更坏的地方发展。也就是,对于自然、文物保护的保护漏洞,必然导致相近的破坏性事件的频繁出现。只是洱海成为私人风景,主导的力量是财富力量的侵蚀,而唐代古城墙的倒塌,则让人看到地方利益冲动对于文物遗产的构害。

 

破坏性行为让古城大理的历史与风景资源一再被透支,而这些也正是其魅力所在的精粹。难道是环境与文物保护部门的渎职,才让这些美景与文物成了“没娘管”的孤儿,从而招致摧残毁坏。可以看到,当地的文物部门几次下发停工通知,并没有缺位。但其执法却犹如“泥牛入海”,并不能阻止古代城墙被拆的命运,岂非咄咄怪事。从行政执法部门的命令没有效力,或许能找到相似事件频繁发生的病理。

 

导致城墙毁坏的公路工程隶属于当地交通部门管辖,可以说正是交通部门的不服从,才让完整的城墙成为了断壁残垣。这其中,交通局赵勇超书记的一席话值得玩味,他觉得文物部门只是要钱,给钱就封了文物部门的嘴巴。可以说,交通官员发出这样财大气粗的“狂言”,与当下行政权力运作的失序现状息息相关。

 

历史积攒的厚重无法躲避推土机碾压的命运,昭示了文物保护部门的弱势。行政权力秩序本该各部门各司其职,在各自领域都有裁量权,这种权力应该是平等的,其他部门也需要遵从。

但现实之中,各个部门的权力会在运作过程中此消彼长,就出现了所谓“冷热衙门”之分。如此,文物保护部门当属势弱单位,而交通关乎经济命脉,交通局自然炙手可热。赵书记的“给钱封口”说法,充满了对文物部门的蔑视,就在于其根本没有把文物部门的执法权力放在眼里。

 

此外,“给钱封口”也暴露了权力之间的勾兑赎买恶习。文物部门接受了交通局的钱财,就放弃其文物保护职责,千年古城墙必然在劫难逃。行政权力的部门设置,就在于把权力制约,各司其职。而这种权力之间的勾兑,无疑破坏了行政权力之间的平衡,强势部门的权力将不断扩张,站在部门利益的基础上为所欲为。而这,显然是现代行政治理需要规避的棘手问题。

 

交通局疯狂破坏古代文物,要说是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而导致的不当行为,纯属自我安慰。之所以叫嚣“给钱封口”,就在于其作为强势部门的自我利益本位思想作祟,完全无视行政部门文物保护的职责义务,践踏文物保护的法律。文物保护的困局,不仅仅是经济利益冲动的结果,更在于行政权力秩序异化导致的“以大欺小”、赎买勾兑行为泛滥。而改变这种行政权力异化现状,拯救的恐怕并不只是倒在推土机脚下古城墙。

北京晨报  权力的“以大欺小”    4月22日

 http://www.morningpost.com.cn/bjcb/html/2010-04/22/content_23064.htm

中国商报  千年古城墙为何在劫难逃

http://www.cb-h.com/news/ms/2010/426/1042672G2439JGKF628916.html 4月27日

今日完败,恭喜然玉弟大发。今后只写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