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跳楼拒母:权力恩荫下的社会悲剧

(2010-03-09 07:44:16)
标签:

杂谈

        这或许只是现实常态中一个普通故事,但却有着跳脱的结局。作为某市级机关处级干部的母亲刘美艺(化名)不满2007年从武汉大学毕业的女儿晓琳靠在网上做设计为生,屡次劝晓琳去自己介绍的机关面试,并保证只要参加面试就有很大机会成功。晓琳拒绝了母亲的建议,母女俩为此激烈争执,最后晓琳选择了跳楼自杀。(重庆晚报3月8日报道)
  
  晓琳以死表达自己意愿,这本是个人事件,却引发了网友们的悼念热潮。从人伦的悲剧到网友歌颂的“烈女”,已经让这样一个私人事件升级为公共话题,想必定有一个大家共同感知的领域,在晓琳以死投下的“石子”后,泛起了涟漪。
  
  父母们都希望儿女安定平稳,有一个可预期的美好前途。所以,相信官员刘美艺会让女儿去做公务员,就在于她心中有清晰的考量,充分地预计了可行性。因而她会“信誓旦旦保证”,只要女儿去就“有很大把握能得到这份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工作”。这其中透露出了相当丰富的信息,比如她为什么能保证,而且对于一个未知事件有如此大的把握。这就在于她清楚公务员地位优越,而且自己能给女儿帮上什么。
  
  这不但单是两个女人之间的纠葛,而她的安排也不只是个例。护犊情切的话语中,权力的恩荫意识已经毫不避讳,权力的流转就在家庭的亲情叙事中完成了更替。这并不是杜撰的情景,在我的朋友中遵循刘美艺式安排而进入机关的人并不在少数,一些经历过公务员招募的朋友也坦言“只要过了笔试,面试拼的就是关系”。晓琳们的优遇,戳着多少人的疼痛与悲愤啊。
  
  可惜晓琳并不理解母亲的“深谋远虑”,她是一个罕见而且偏执的异类。在她看来,风光悠哉的公务员不过是“一张报纸一杯茶混日子”的地方。在这里,请不要责怪一个官员女儿的自由想法,因为这毕竟是她个人的意志。但是,她的选择背叛了笼罩她的巨大荫庇,背叛了这样一种本身不合法则的权力继承,这种影响夹杂着母亲的权威,让她难以拒绝,理想和现实猝然割裂,这就是晓琳的悲剧。
  
  社会是流动的,就在于人们能够自由选择并争取自己想要的位置。然而,权力的不当使用就会干扰个人的来去,推而广之,社会的流动也必然被阻击。在我们这个讲究“子承父业”的社会,更是要避免这种关系模式带来的流动固化。晓琳可以说就是流动被阻一个牺牲品,她害怕失去自己生命的活力,而在另一个层面,却呻吟着那些被关系挤下去的人们。这就是权力恩荫之害,一个社会的共损模式让晓琳们和寒门子弟的悲剧汇聚在了一起。
  
  到这里,终于理解了网友们的惊异和他们对于晓琳的哀悼。就如,我们去审视所置身的现实,才发现世事多因为庸常才显得残酷而缺乏缝隙。当人们以为一切都被预见,晓琳却用生命表达了她个人的拒绝。终于,人们擦亮眼睛发现了这个难解的童话,再看看自己,原来故事是如此的伤感。

南方都市报  权力庇荫下的社会悲剧 http://gcontent.nddaily.com/6/06/6069cecf34adb1d6/Blog/9d6/9b8ef7.html

沈阳日报 3月9日 http://epaper.syd.com.cn/syrb/html/2010-03/09/node_7.htm

江南晚报 3月9日 http://www.wxrb.com/szb/jnwb/html/2010-03/09/content_468706.htm

彭城晚报 3月10日 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100310139A023/

南国都市报 3月10日 http://ngdsb.hinews.cn/html/2010-03/10/content_199886.htm

太行日报 http://news.idoican.com.cn/taihrbwbb/html/2010-03/10/content_215933.htm?div=-1

尝试抒情,但被南都给删了,今天佘牛一稿发于三家大报,膜拜之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