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的美景美食美女
(2025-04-12 17:35:41)宏村的美景美食美女
宏村位于黄山西南麓,是徽派民居村落的典型代表,历经百年沧桑,被誉为画里的乡村。
从黄山下来,我们到达宏村时,已近傍晚。
村口两棵古树,静静地站在时光里。树身粗壮,树冠如盖,数人方能合抱,树皮皲裂如老人额头深深的皱纹。当地老百姓办喜事,新娘的花轿要绕树转一圈,寓意夫妻百年好合,洪福齐天。而古树,将所有悲欢都刻进了年轮。
村南的南湖,形如张开的大弓。湖畔柳枝婀娜,湖中拱桥如虹。新绿的柳枝垂在湖面,风一过,轻轻划出几道细细的纹,像在书写村庄的故事。湖面如镜,蓝天白云跌落水中。鳞次栉比的民居及远远近近的群山倒映水中,清新又雅致。
游人挨挨挤挤地走过石桥,桥下流水潺潺,无人驻足倾听。那水中的倒影被游人的脚步踏碎,又慢慢拼合。一只掉队的鸭子灰羽红喙,在水面慢慢游弋,后面拖出长长的水痕,划破倒映的晚霞。
暮色四合,远处山峦起伏,青黛色中夹杂着新绿,山岚浮动,将山与天的界限晕染得模糊了。湖面成了墨色,将村落的轮廓温柔地包裹起来。灯光次第亮起,先是疏疏落落,继而繁密如星。红彤彤的灯光映在水里,拉出长长的影子。水中随着明亮起来的倒影因微风的撩拨,显得摇曳不定。石拱桥横卧水上,桥洞中透出的光,仿佛藏着村庄几百年的秘密。
据说,宏村的规划,是听取了风水先生的建议,按照牛的体型结构建村。村口的两棵古树,就是牛角。是一部活着的书,是大地的灵魂,是村庄的寓言。南湖,就是牛肚。
被称为牛肠的水圳,九曲十弯,穿堂过屋。出南湖,灌农田,浇果木,使静谧的山村有了灵动之感。
村中巷道如迷宫,高墙夹道,青石板路在脚下发出轻微的响声。抬头只见一线天。老屋的墙皮剥落处,露出里面的砖石来。砖石上爬满了青苔,绿得发黑,像是岁月结成的痂。木门上的红漆早已斑剥,门环却被磨得锃亮。
门楣上还留着斑驳的木雕,檐角翘起,像是随时要飞走的样子。墙是白的,但不是那种刺眼的白,而是被岁月熏染过的,带着几分黄,几分灰,仿佛一张泛黄的老照片。
路旁,一个老太太沉默地坐在灯下,面前摆着几双布鞋,鞋底纳得极厚实。游人匆匆走过,无人问津。老太太也不吆喝,只是低头绣着鞋面,手背上的青筋根根凸起,像是要突破那层枯皱的皮。针线在她枯瘦的手指间上下翻飞,如同穿梭在时光里。
就在这时,油煎毛豆腐的香气,自窄巷里蜿蜒而来,钻进游人的鼻孔里。豆腐块被煎得两面金黄,边缘微微翘起,像是书页的卷角。卖豆腐的老妪,手执长筷,在铁板上拨弄着那些金黄的小块,动作迟缓而笃定,仿佛在数着岁月的念珠。
徽州人吃食,讲究“重油、重色、重火功”。这话不假。你看那臭鳜鱼,先腌后烧,鱼肉紧实如蒜瓣,筷子一挑便脱骨而出。鱼肉入口,先是微臭,继而鲜香,末了竟有一丝回甘。人生百味,尽在此中。
石板路旁,支起的炭炉上,烤着梅干菜饼。面皮薄而酥脆,内馅咸中带甜。咬一口,干菜的香气便溢满齿颊。梅干菜,乃冬日里雪里蕻腌制晒干而成,徽州人家家户户皆备。游人买了饼,边走边吃,饼屑簌簌落下,与青石板上的苔痕混在一处,竟也成了风景。
糯米酒在坛中微微发酵,冒出细细碎碎的气泡。卖酒的女子用竹筒舀出半杯,一双纤秀灵巧的小手将酒捧到你跟前,酒色浑浊,味道清甜。你小啜一口,便觉浑身舒泰。一仰脖子,酒杯见底。眼前的白墙青瓦,似乎晃动起来。哦。酒不醉人,是你自己深深陶醉了。
女子的眼睛漾出了笑。宏村的女子,眼睛最是特别。既不是北方人的圆大,亦非南方人的细长,眼尾微微上扬,眸子黑得发亮。她们看人时,只是那么一瞥,便又垂下眼帘,仿佛湖面上一闪而过的鱼影。
此刻,你佯装的醉态把她逗笑了。先是嘴角微微上扬,继而眼睛弯成月牙,最后才露出细白的牙齿。那笑声也不张扬,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很快消散在潮湿的空气中。
村子里,常见身穿汉服的女子,手拿一柄小扇,步履轻盈,裙裾微微摆动,如同岸边垂柳的枝条在风中摇曳。尤其是过那湖上的拱桥时,身影倒映水中,恍如从画中走了出来。
夜深了,宏村沉入黑暗。只有月光无声地流淌,抚过百年的屋瓦,抚过游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