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月槐花香

(2022-05-05 15:20:11)
五月槐花香

拿到张志刚的散文集【月是故乡明】时,正值五一小长假。信手翻阅拜读,一页页,一行行,那乡恋的枝头上,缀满了清新、淡雅的花朵。恰似故乡此时正盛开的槐花,芬芳四溢,沁人心脾。

张志刚生在南马,长在南马。故乡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赋予的灵感,在他生命中汩汩流淌,尽情释放。在【月是故乡明】这本散文集里,故乡的民风民俗与古建,着墨最多,且贯穿始终。作者爱南马,更爱南马悠远的历史文化。字里行间,乡音乡情,乡愁乡韵跃然纸上。读者从中看到了南马河泉水的滋养,听到了岁月的风铃随风远去的回响。

一页页翻过去,作者生活的痕迹,成长的轨迹,在散发着淡淡油墨香的纸张上,逶迤。年少时的活泼调皮,年轻时的蓬勃朝气,都留在了南马的黄土地,留在了这本厚厚的散文集。这是作者带给读者的美好,更是作者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注目礼。

你看,上树逮鸟,下河捉鱼,爬坡越岭偷毛桃。夏天凫水,水潭里追逐嬉戏,那四溅的水花,飘散在故乡悠长的时光里。你听,流萤轻舞,秋虫浅唱,号号乎若天籁,自远方呼啸而来的秋声,回响在故乡一望无垠的田野,广袤而丰盈。

最妙的是下了雪呀!四周寂寥无人,唯听见雪花簌簌飘落。踩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走进一片杨树林逮麻雀。雪地上留下的一行行深深浅浅的脚印,和麻雀掠过树梢冲向蓝天的飞翔的翅膀,都成了天真烂漫的少年记忆。虽然随风飞舞随水远去,隔着时光,依然听见天涯浮萍落花流水的声音。

南马古老的建筑,淳朴的民风,对作者的成长更是润物无声。奔涌不息的河流从九峰山山脚流过,碧水清波。背偎九峰山,依崖而踞的汤王馆,气势恢宏,巧夺天工。无论是“剪其发,
磨其手,用其为牺牲,以祈福于上帝”的汤王,还是头戴柳条帽,裸上身,赤双脚,虔诚祈雨的百姓,在作者笔下,历史和现实的重叠,王者和百姓的共情,无不是对乡民敬畏自然,渴望风调雨顺的最悲壮激昂的真实写照。

打开心灵沉封的窗户,唤醒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看到山外世界的精彩,陪作者度过烂漫时光,承载几代人求知愿望的殿堂,故乡十方院,是张志刚少年时期的乐园。当他怀着满腔热情,揣着坚定信念,终于走出十方院,走出大山时,回头再望,那高高悬在白杨树上的铁钟,那折折叠叠的纸飞机,那一盏盏明明灭灭的煤油灯,承载着童年之快乐,少年之憧憬,青年之思索,在远远近近的记忆里,摇曳。那连绵的惆怅,一半是故土,一半是远方。

还有奇伟雄壮傲视远方的西阁,护佑一方黎民苍生的三官庙。给这些凝固的建筑注入灵魂,让其动起来,鲜活起来的,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一方土地上的生生不息的劳动人民。作者饱含深情,以一颗赤子之心,热情洋溢地描写了劳动的壮美,抒发了对故乡劳动人民的热爱。不雕琢,不修饰,坦诚率真。倾真情,注真心。是从灵魂深处,对故乡会心的微笑,深情的拥抱。

世代在这片黄土地劳作的乡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躬身屈膝,辛勤稼穑。虽历经苦难,始终恪守着庄稼人与生俱来的勤劳,厚道与本份。不卑不亢,逆来顺受。用坚韧与质朴默默经受生活的磨难,体会劳动的艰辛,享受丰收的喜悦。作者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用真实的情感和事实,来呈现生活,表达深情。有大情景,有小细节,有源源不断的充沛感。这些构建了张志刚散文真挚的情感,赋予了丰满的血肉。增强了厚重的思想内涵,支撑起流动的精气神。

在【五月麦飘香】和【故乡的秋天】里,作者用浓浓的笔墨,蘸淡淡的乡愁,分别描写麦收时龙口夺食的热火朝天的场景和秋收时切谷扬场的热闹忙碌的情景。开镰了,左手握麦,右手持镰,弓腰低首,一镰一把,争先恐后往前冲;碾场了,一手牵牲口,一手挥皮鞭,远远听见‘驾’的一声吆喝,音若洪钟。紧接着是几响脆生生的鞭哨,余音回旋不绝,响彻四野;打夯了,喊夯的和抬夯的一唱一和,现编现喊。夯随歌动,歌伴夯生,且歌且夯。这些鲜活庞杂的场面,作者掌控自如,挥洒有度。淋漓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幅色彩鲜明动静起伏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劳动的和谐之美,力量之美,粗犷之美。由衷感叹劳动人民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豪迈气概。

把散文写生动不容易,写景需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于事。斟酌词句,推敲言辞,需功夫,有技巧。张志刚是锻字炼句的高手。他的散文,句子长短参差。长句优美洒脱,绵延跌宕回味悠长。短句纤巧简练,干脆利索。而且,遣词精炼跳脱,生动传神。如拤柴禾,掐麦秆,烧玉米,烤红薯,焖土豆,相牲口,擓小筼,垒狮火····等等。

一个个优雅的文字,有质地,有温度。是张志刚用心栽种的槐树。而今,终于枝繁叶茂,花开满树。馥郁的芳香,在故乡明月下,让春天放飞希望的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