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投研选择题
(2022-07-31 15:43:46)
标签:
股票 |
如何做好投研选择题
冯柳
17/01
一、不擅研究,只做选择
我不擅长及很少独立研究。通常把别人好的而我觉得有道理的东西全部列出来,然后从中挑选。
二、对乳制品、博彩业、保健品是如何思考的
我把所有的东西罗列出来,思考涨的理由是否可以延展,跌的逻辑是否可被化解。15年底选择的一个标的,没价涨了一波后被业绩打下来,我觉得涨的逻辑还没有完全展开,而跌的逻辑在跌下来就可以消失,因此,我做出了选择,而不是研究。(邱国鹭评:买的东西已经让市场自身化解,即使发生意外,投资损失也比较小)。
三、听市场最强音
希望把所有的可能性,无论好坏都列给我,最好结合历史上涨跌的原因,然后我就知道如何选择了。如大家在抛弃医药股时,我能在底部看多它,这种选择对我相对而言比较容易。
我喜观做关注度高的,因为关注度高,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对关注度低的,我不知道大家在想什么,因而无从选择。
我希望知道在股票涨跌的时候市场在想什么,最好有一个进程图,这样我就知道如何选择。不是我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而是我觉得是市场展现出一个逻辑,又展现出另一个逻辑,我会思考倾向于哪一种逻辑。
我们参与市场的时候,要听最强者的声音,尊重对手,跌的时候要听看空的人的声音,涨的时候听看多的人的声音。市场没有真相,真相就是一种偏见或者说是阶段性的逻辑,无法充分认知,市场总是对的,关键是你什么时候相信什么。
我经常在最低区域去买,也是读了别人的研报,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了选择。我非常重视主导趋势的逻辑,在下跌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看多的逻辑放在一边,全面理解看空逻辑,当看空的逻辑已经体现后,再去想看多的逻辑,过早思考看多的逻辑容易出现偏见。
我也是孙庆瑞的粉丝,孙总的方向很对。要站对大时代、大潮流,在鸡毛蒜皮里选择没有意义。
我过去从散户的立场不赞成过度依赖研究,但听了王世宏关于地产、邓晓峰关于电力、汽车服的研究,觉得只有拥有这样的能力,做长逻辑就更有底气。
大部分时候市场多种逻辑是交互出现的,这种时候只需要分辨什么逻辑可以延展,什么逻辑可以等其自身消除然后再介入。但很多时候市场并不给外行机会。这个时候就需要更透彻的研究。
不过,我还是相信市场比个人有智慧。我每次赚钱都是因为相信市场是对的,然后进行选择,每次亏钱总是认为我的研究让我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东西。
投资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是你看见了未来,同时相信你所看见的未来,但我不相信自己能看见未来,所以会更多地基于赔率。市场展现多种逻辑,当一种逻辑被反映了,我选择相信没有被市场反映的逻辑。回顾这么多年的研究,发现在部分都是偏见。
四、通过业绩基准看对错(邓晓峰)
克服偏见,国外通常看与业绩基准的偏差,分析哪些做对、哪些做错、哪些是超额收益、哪些不是超额收益。每个人需要隔一段时间去检验对错,把市场实际发生的与你所假设的比照对比,分析你的回报率来自哪里。
传统上,归因分析通常是罗列出所有和行业配置,看在各个行业上的配置权重是否超配、低配,存在正贡献还是负贡献,这样的做法让你在更广阔的图谱上了解市场,认识自己对错的原因,分析需要加强的地方
。
我们需要阶段性地分析或回顾这个市场发生的事情,做全市场的回顾可以帮助自己发现盲点和偏见,这个过程是不断提醒的过程。以业绩基准去评判基金经理的能力是有依据的。我们至少半年要做一次回顾,分析哪些是大家认识不充分、哪些是自己没有关注
或理解的变化。
国内市场对概念的接受程度比其它市场都快,也反映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能力和调动能力很快。第一轮所有人扑进去,赛道基本就出来了。在股票第一波涨的时候我们可能还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而待事情发生一两年之后,如果行业出现大发展,我们更容易把握。第一轮错过没关系,钽我们要学习,要反思总结,去把握第二轮机会。归根到底,要加强学习。
国内市场不成熟的投资者比例高,过程会放大。我们要清楚自己的定位,不同人在不同阶段做出最合适投资选择,这是基金经理顺应市场的生存技巧。
五、看到市场主逻辑造成某种趋势发展,如何判断主逻辑的尾声
所有研究报告都有说明看多的逻辑和目标价,参照这些分析师推定的逻辑和力度来进行选择。把长逻辑和中逻辑分别罗列出来,尽可能地选择长逻辑,当中逻辑已经被体现,我就进场等待长逻辑,做长线。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机会少,而市场未必给你机会,因此我不能轻易卖出股票。一直握着钱可能就会被市场淘汰,我会选择持有有价值的股票。
我不在乎是否低估,是否成长,因为成长很难判断其持续性。我在乎是否具备持有价值,是否长期屹立不倒,至少能抗通胀。
所有涨跌都是阶段性的,冲着涨的逻辑进入,必然会有逻辑消失的时候,当没有涨的逻辑的时候,我会找有逻辑的持有,如涨有好的,我就持有原来的。
六、如何把握大的行业方向(孙庆瑞)
出发点是思考需求的满足达到什么水平。在强需求情况下,生意模式好不好、公司小不小没有关系,只要挑选强需求里最好的公司就行。当然,在公募时不在意回撤,但在私募回撤会影响业绩,就更顾虑什么时候爆发。
强需求,往往也是痛点。
目前总体看好环保。
医药、消费,最终站在政府和个人消费角度,这个时点不太看好。消费只有单品爆发才有阿尔法。整个行业没有结构性成长机会。当然,医药行业会比食品行业好一点。总体,支更关注总量,当然在各个行业细分的子类,注意发现结构化的机会。
七、如何判断和选择历史性的大底
抄底是为弥补研究能力的不足,所以希望在最负面的情境下进场。但是,抄底必须站在最强者的逻辑上,把最悲观的逻辑列出来,当觉得最悲观的逻辑成立时也不怕时,才可以去抄底。用下跌的逻辑证明跌不动,千万不能在下跌时通过对上涨空间的论证来证明跌不动,而是本身跌不动才能有后来的上涨。我
们的行为要站在市场的对立面,但必须顺应市场,要理解它,把注意力放在现有趋势的主导逻辑上,放在最强者身上,这是对对手的尊重。
后一篇:8月各券商推荐20大金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