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到极致

(2022-07-10 09:49:40)
标签:

杂谈

股票

学习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到极致
卓利伟
201701
一、学会研究最重要的问题
1、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问题上;
2、在正确的路径上持续积累。
二、四个维度,思考什么是重要的问题
主要通过四个逻辑框架去思考:宏观逻辑、产业逻辑、业务逻辑、财务逻辑。
宏观逻辑,不仅包括宏观经济,还要从社会思潮、群体心理甚至政治经济关系等大格局去看问题。
产业逻辑,不同的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核心驱动因素与竞争要素是不同的,而且在当前互联网与全球化的时代,其变迁的原理与以往不同。
业务逻辑,判断一家企业,首先还是要看其战略布局、业务方向是否符合前述宏观逻辑与产业逻辑,是否符合社会大潮与产业大方向。
财务逻辑,是对企业过去的经营行为进行数字化、结构化的总结与记录,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很好地分析与验证企业业务上的特征与问题。
三、把握产业的本质、核心要素与关键变化
1、不同产业,其本持在经济不与商业模式上有着显著的特点。
水电行业,产能发挥与下游需求比较稳定,成本结构、产量、价格等比较清楚,其本质更像是一个加了杠杆(高负债)的利率产品。
传统零售业,接近于商业地产的租赁业务。
动画行来,更像是一个内容创意与计算机软件相互加强的IT行业。
2、一个产业,要研究驱动其发展及企业成长的核心要素。
芯片技术驱动了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才导致电信、媒体、科技(TMT)行来各个领域的硬件、软件与应用的飞速发展,技术路径选择与全产业链的生态竞争是相关公司最为重要的战略。
消费品的核心驱动力是产品力,产品力越强的公司,相对于渠道的谈判地位就越高,产品力在时间上的累积与空间上的传播才能形成了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
3、研究一个产业的长期方向,在一些拐点时刻把握关键变化也十分重要。
TMT,智能手机普及与流量红利可能基本已经结束;移动互联用户的使用时长开始接近天花板,更多的是存量之间的替代竞争。一些小的创新,也容易被大公司早期并购。
消费品,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商品普及和渠道渗透也已基本结束,大单品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机会更多存量的结构升级与中小规模的品类创新,这对基数特别大的公司来说就不是好事,因为产品创新的边际贡献比较有限,业绩增长就比较困难。但对一些非常具备创新能力,能够深刻理解消费者的中小公司来说,可能反而是不错的机会。
四、从时间、空间、人,看企业的核心能力
好的商业模式要顺应社会大势的发展,顺应人性的良性发展,为社会贡献更多福利,这样的商业才是可持久的,是时间的朋友。
一个好的企业,除了做时间的朋友,同时不能做规模的敌人,即不能越大越难。如有效扩张的餐饮连锁,都不是靠厨师,而是靠流程标准化。
人是一个重要的维度,其中是核心的是企业家精神。
五、从四个维度简单分析四类行业
一)消费品行业
从宏观与产业逻辑分析需关注的几个重要因素
第一,消费的人口红利基本消失。
第二,中产阶层人口与互联网一代人口的占比会在未来几年迅速提高。存量市场的结构升级与品类创新将有很大机会,体验、服务、健康、审美等需求将成为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但创新的边际在递减,对大公司来说边际黄页不会太大。
第三,企业与消费者关系,从过去的企业导向,向消费者导向。企业最重要的要和消费者建立高效互动的沟通模式。
第四,品牌和产品力。优质品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的效率会更高。期间确定的是渠道的价值被大幅压缩,差的品牌被迅速淘汰。产品力(广义上包括服务)的价值更容易体现,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有效准确的传播、与消费者的良性互动等,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服务业
从宏观逻辑上,在商品消费普及基本结束的背景下,体验消费与服务消费占比将持续提升,这也符合宏观经济上人均GDP达能一定水平后的居民消费倾向特征。同时,商品与服务的融合也越来越普遍,对于消费者的认知来说,“服务即产品,产品即广告。”
从产业逻辑上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生存需求满足后,社交、尊重、爱等归属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心灵需求就会大幅增加。
顺着以上逻辑,需从以下几个维度研究:
第一、用户数量及其变化。这是一切的基础。
第二、用户的续单率(对应的流失率)与每用户平均收入(ARBU)值,这是对口碑与体验的验证。
第三、获得新客户的边际成本与边际利润。对于优秀的产品与服务,老客户是最好的传播者。
第四、客户的学习成本是否低,转换成本是否较高。客户容易进来,而且不容易离开。
服务业有传统的服务业与互联网基础上的各种信息服务业,核心逻辑是相似的。但两者在用户、流量、销售额、现金流、净利润等业务与财务数据的发展路径上有显著差别。传统服务业更接近于时间、空间上的线性增长,而有互联网属性的新兴服务业更表现出某种指数级的增长的特征,以及由此导致的赢者通吃的行业格局,即极少数公司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三)制造业
宏观逻辑要点:
一是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能力仍较难被其他经济体所替代。经过过去多年的积累,中国制造业全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在全球仍有较强的竞争力,甚至这种竞争力还会进一步提高。
二是尽管中国的整体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但工程师、高素质劳动者的人力资源红利仍可能维持较长时间。
三是中国有着非常庞大的本土市场作为很好的试验场,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其试错的成本就远比其他经济体低很多。
四是由于发达国家总体经济较为低迷,一些制造企业的财务状况较差,这给中国的领导型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全球化机会。
产业逻辑:
传统制造业的核心逻辑是产品与流程的标准化与规模化,从而达成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自我复制能力。
在计算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飞速发展的现在与未来,过去难以规模化的非标准产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改造,并可能实现个性化量产。在定制家居、衣等原先非常难以实现行来集中度的行业,已经开始出现,以突破非标品“规模是敌人”的可能。
从业务逻辑与财务逻辑看,无论是产能复制式还是个性化量产式,制造业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一,广义产能规模(财务逻辑上包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因素,业务逻辑上包含制造、研发、营销等一线人员的数量)的扩张是否能带来正的边际利润。好的扩张还会带来边际利润率不断上升,从而有能力提升公司总体资本回报率水平。
第二,规模扩张是否能带来长期竞争力的显著提升。如对有壁垒的核心技术的掌握,终端的规模在品牌上的持续积累,并因为品牌导致的产品溢价与份额提升。总之,在空间上形成规模与成本优势,在时间上积累品牌溢价。
(四)TMT行业
从宏观逻辑看,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潜力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从另一角度看,也许技术进步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宏观总需求的增速,再加上创造性破坏的特征,在过去10年显示出经济总量低增长与低就业的效应。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初次分配更容易集中到技术精英与资本身上,贫富差距加剧。
从产业逻辑上看,TMT的技术演进路径、技术成果的商用普及,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尤为重要。技术与商业模式的领导者将由于“报酬递增原理”,其领先优势与市场份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扩大,行业集中度迅速提高。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服务,都显示出这个特征。如芯片、显示、应用软件、流量平台、社交网络等各个细分行业都 是如此。
站在现在的时点上,智能手机、流量红利基本结束,大数据、云计算、下一代智能终端的形态(AI/AR/VR难以形成万亿量级的标准化大单品),更可能的是硬件、软件、内容、服务的融合),与前20年的发展逻辑相比,又将有新的变化。
从企业的业务逻辑看,TMT行业的技术路径选择错误的成本非常高,错误的选择会是灭顶之灾。主流技术的领先所主导形成的全产业链研究尤为重要。
从财务逻辑看,技术导向型企业,其收入、利润、现金流的变化,不像传统制造业那样呈现线性变化。技术企业最先增加的技术人员与研发经费,然后才是收入、净利润与现金流。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服务型企业,最新体现的可能是流量与用户,然后是收入增长,最后是净利润与现金流。
六、研究的三个环节:归纳、演绎、实证。
在基本面研究中,要努力把这三个环节做好。这样就能把通常的60%的确定性的理解提升到90%以上,事实上60%的确定性的判断几乎是没有决策价值的。
通过实证研究,也许掌握的只是比市场多10%的有效信息,却可能让你对问题的理解力、基础信息的处理能力提升一个档次,从而把研究的确定性提升到显著高于大部分人的水平,这可能是创造阿尔法价值的过程。
七、优秀研究员的个体特质
一是求知欲、好奇心;
二是诚实;
三是独立。
八、正确的心态,必要训练时间与放心经验。
九、日常工作建议
一是建立属于自己的智慧圈;
二是广泛学习与阅读;
三是构建属于自己的研究体系;
四是结构化研究文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