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级上《发现与探索》复习题
(2011-01-05 19:56:37)
标签:
三年级四年级上发现与探索复习杂谈 |
分类: 其它 |
三年级《发现与探索》复习题
一、为什么看错了
1、 “视错觉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不适当的参照物、图形的位置、经验。
2、白色给人以扩张的感觉,而蓝色则有收缩的感觉。这是经验的影响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
二、吹泡泡
1、吹泡泡的液体要根据水量的多少加入适量的洗洁精,搅拌均匀才能吹出又大又好的泡泡。通过吹泡泡的活动,引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吹泡泡溶液的最佳配方是:2份洗涤剂,6份水,1—4份甘油。
三、照镜子的发现
1、平面镜所形成的像与实物对镜面是互相对称的。非平面镜所成的像会产生奇妙的变形。
2、用不锈钢勺子的凹面照自己的脸部,像是倒立的;用不锈钢勺子的凸面照自己的脸部,像是正立的;
四、水轮转的快与慢
1、水轮转的快与慢与什么有关?
一与罐孔的大小有关,孔越大,小水轮转得越快。二与罐孔的高低有关,罐孔越高,小水轮转得越快。三与冲击水轮叶片的部位有关,冲击远轴点是小水轮转得快。四与冲击水轮叶片的角度有关,垂直冲水时小水轮转得快。
五、人的反应能力
1、人的反应是需要时间的,反应能力经过训练可以提高。
2、司机师傅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是因为:人的反应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不提前做好刹车准备,出现情况再刹车就来不及了。
六、耳朵的功能
1、耳朵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它不但使我们听到各种美妙的声音,而且在辨别声音的方向和保持我们身体平衡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空气中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不同发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3、耳是人体的主要器官,因此要注意保护。
第一,外耳部的血液循环较差,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第二,遇到强烈的声响如鞭炮声,应赶快张口并用手掩耳。第三,经常掏耳是一种不良习惯,容易损伤鼓膜,影响视力。
七、哪种方法倒水快
1、声音是空气进入水瓶中产生的。空气进入瓶中,水才能倒出来。空气进入瓶中快(多),水才倒出来快(多)。
2、空气进入瓶中快和慢,决定了水倒的快和慢。
3、哪种方法倒水快:
最快的办法当然是在瓶子底上扎个洞的方法。如果不破坏瓶子,那就是竖直瓶子,瓶子口向下,旋转瓶子的方法倒水最快。
八、水浮硬币
1、硬币涂上一层蜡以后硬币没有被水浸湿,水面的张力就可以支持硬币不下沉而浮在水面上。
2、水浮硬币实验中要注意几个要点:硬币必须干燥,水面应保持平静,硬币要轻轻地放在水面上。
九、动物给我们的启示
1、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黑白色条纹究竟有什么用?
群体互相辨认识别标志;是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保护色;是适应环境的一种隐身术;是防叮咬的一种手段。
2、狗鼻子—— “电子鼻”;蝙蝠采用回声定位——雷达;海豚的流线型体形——潜水艇。
3、蛋壳被戳时,凸面朝上不容易破。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钢盔、安全帽等
十、练练你的观察力
1、在生活和学习中,处处离不开观察,观察是认识世界的起点,观察要做到全面、细致、认真。
十一、“小兔”为什么能往前跳
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若去掉外力,变形随即消失,恢复它原有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小兔向前跳跃是弹力(弹性的力量)的作用。 纸质的弹性和掌握外力的适度是使小兔跳得远的关键。
3.许多物体都有弹性,只是大小不一样,弹性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很大,如车胎、跳水运动用的跳板、各弹簧等。
4、纸张是有弹力的,纸质不同弹力也不一样。
十二、自组组合发明
1、“自组组合发明技法”是物品自己和自己配对组合。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或者改变)物品的功能。
四年级《发现与探索》复习题
一、长竿与短竿哪个好顶
1、在做模拟顶竿实验时,纸棒搓卷得要紧些,两根纸棒粗细要基本一样。通过实验发现,长竿比短竿好顶。
2、科学实验是探索科学规律的重要方法,在实验中要注意各个细节,积极思考问题,求得正确答案。
二、有趣的“毛细管”
1、面巾纸有细微的管道,可以使水慢慢上升。没有席位管道的塑料条不能使水慢慢上升。能够吸水的各种物质,本身构成并不严密,都有许多细小的管道存在,我们把这种管道叫做“毛细管”。
2、使水慢慢上升的物品中,毛细管的内径越细,水上升得越高。
3、地下水沿着土壤的缝隙上升,供植物生长,这就是毛细管作用。水从植物的根部移动到茎、枝、叶,这也有毛细管的作用。
4、把毛巾搭在有水的盆边,一端浸入水中,水会沿着毛巾上升,没有浸入水中的那一端也会湿透。
5、建筑房屋的时候,为了防潮在房屋的地基上铺上一层防水涂料,防止地下水分沿着地基及砖墙的毛细管上升。
三、标准化的研究
1、标准化的内容包括:产品的质量标准、产品的规格标准、产品的通用性标准。
2、铅笔芯留在纸张表面上的色剂浓淡程度,叫做铅笔浓度。
3、“含谷氨酸钠80﹪”说明的是味精的质量标准。A4、B5指的是纸张的规格标准。
4、李彤一般穿23号鞋,某天姑妈给他寄来一双23号鞋,他穿着非常挤脚,是因为这两双鞋的产品规格标准不统一。
四、一纸托“千斤”
1、改变纸的形状,它的承重能力也会改变。
2、物体承受的重量与它的形状有关系。
3、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提出问题,设计科学实验,分析实验现象,总结规律。
五、空气的压力
1、空气也有重量,空气是有压力的,空气的压力在四面八方都是存在的。
2、人和桌子没有被压扁,是因为空气的压力在四面八方都是存在的。
六、哪个滑梯快
1、曲线滑梯的曲线又叫旋轮线,物品沿着旋轮线下降是最快的。
2、同样物品在同样高的旋轮线滑梯比斜直线滑梯下滑用的时间要短,
3、科学实验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七、鱼缸里的水能自动流出来吗
1、要使鱼缸里的水自动流出来,必须符合3个条件:一是开始前,塑料管里要注满水,二是塑料管的进水口要完全浸在水中;三是塑料管的出水口要低于鱼缸的水面。
2、科学家把这种现象成为“虹吸现象”。
八、数三角形
1、数三角形个数的规律是:相互不重叠的三角形个数若有N个,则三角形的总个数=1=2=3+4+……N。
九、记忆力训练
1、我们接受外部信息可以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通道”,如果这些通道同时参与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
2、记忆的方法很多,比如分类记忆法、多通道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形象记忆法、目标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反复记忆法等。
3、记忆时,要多用几种记忆方法,多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十、生日“魔术”
1、生日“魔术”是有科学道理的数学游戏。
2、研究问题时,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而要认真分析问题的实质。
十一、磁铁隔着物体磁性受影响吗
1、磁铁隔着塑料片、布片等非金属物品,磁性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
2、磁铁隔着铝片、铜片等金属材料,它的磁性受到的影响程度不明显。
3、磁铁隔着铁,它的磁性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十二、缩减发明
1、缩减发明技法的规律——在一件物品上减去一些东西或者缩小物品的体积,可以使物品具有新的特点。
2、汽车票一次一张,用“减一减”方法变成一张,再加入磁卡技术,成为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