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黛玉之死

(2009-10-08 22:46:21)
标签:

判词

《红楼梦》

爱妃

林黛玉

贾府

分类: 国学研究

 

黛玉之死

                            ——醉眼读《红楼》系列之四

                                              黛玉之死

在高鹗续写的《红楼梦》中,王熙凤向贾母、王夫人献了一个调包计,结果林黛玉泣血焚稿、泪尽而亡;黛死钗嫁,宝玉中举出家,贾家兰桂齐芳。这个结果在众多的《红楼梦》续书中,算是比较好的,因为他描写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还算是撼人心魄的。

我阅读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根据曹雪芹的预埋的种种线索,对我们都不知道的曹雪芹后四十回所描写的“黛玉之死”作出自己的猜想。

首先,王熙凤不会使调包计,于公于私她都是赞成宝黛配的。于公,宝黛恋情人尽皆知,不是秘密,她不会去干得罪贾宝玉的事情。在小说里,王熙凤可处处都是维护贾宝玉的利益的。王熙凤曾对林黛玉半真半假说过:“吃了我们家的茶,就给我们家做媳妇吧!”于私:王熙凤不希望薛宝钗成新二奶奶。薛宝钗同林黛玉相比,待人接物圆融世故,做事精明强干,属于有智商有能力。薛宝钗嫁给贾宝玉,王夫人会给薛宝钗当家,王熙凤就再也没机会管理贾政的家务,只能回到贾赦家去。邢夫人是不会给王熙凤这个儿媳好脸色的。林黛玉是个诗人,体弱多病,对于持家一窍不通。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王熙凤才会继续掌权。所以,王熙凤会支持宝黛配。

贾母是特别宠爱林黛玉的,林黛玉是自己的嫡亲外孙女,而薛宝钗则是和贾家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贾母也不会反对宝黛配。在贾母的支持下,贾政、王夫人、袭人等人是不敢反对的。

薛宝钗明白宝黛之间的恋情的也是支持宝黛配的。她曾拿林黛玉开玩笑,把她说成宝玉的媳妇,弄得林黛玉满脸通红。

在这里有可能持反对态度的第一个人就是王夫人,她和林黛玉没有血缘关系,不会多么疼爱林黛玉。晴雯被逐的一个原因就是长得像林黛玉。袭人也可能反对宝黛配,因为她和林黛玉性格合不来。另一个能左右宝玉婚配的是元妃元春。她的皇家政治身份,决定元妃的命令谁都无法抗拒。从端午节元妃赐给贾宝玉和薛宝钗两人的礼物同样多,就显示出元妃看好薛宝钗。元妃省亲时命贾府小姊妹们作诗,忌讳别人用“玉”这个字,实际说明元妃内心深处特别疼爱宝玉这个“玉”,而不重视黛玉这个“玉”。

可能是由于贾府将倾,宝玉因为某种原因去了外省,元妃将黛玉赐婚给北静王水溶,进行一场政治联姻,以挽救贾家颓势,导致黛玉成了王妃。何以言之,理由有几。第一,大观园建成后,贾政请众清客及宝玉为各景点题名。宝玉给溪流潺潺、竹色清幽的一处题名“有凤来仪”,凤在古代一般指后妃。后来元妃给“有凤来仪”改名为“潇湘馆”,潇湘本指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为爱情泪洒斑竹的典故;在诗社赛诗时,林黛玉的笔名就是潇湘妃子,黛玉对此并不生气,也暗示林黛玉日后成为王妃的结局。“潇湘”即“消香”,林黛玉泪尽而亡的结局曹雪芹早已安排好。

宝玉曾将北静王赐给他的一串珠子送给黛玉,黛玉骂道:“哪个臭男人拿过的东西,我可不要!”其实曹雪芹的每一笔都不是闲笔,实际都有深意。贾宝玉把蒋玉菡的大红汗巾转送给了袭人,结果袭人最终嫁给了蒋玉菡。这里通过珠子暗示黛玉将嫁给北静王,林黛玉内心深处是拒绝的,最后林黛玉投水而死。小说中曾说:宝玉曾经去祭奠过金钏,托词是北静王的一个爱妃没了,去的是水仙庵,黛玉如果嫁给北静王后投水自尽,应该也就是水仙庵中洛神的化身吧?不也就是北静王的爱妾吗?(洛神是曹植的爱妃,被当皇帝的哥哥曹丕夺走。)黛玉被宝玉的好朋友北静王爷夺走,也是有前缘的。

《红楼梦》一开始,贾府正剧未开演先描写香菱的故事,实则隐喻林黛玉。小说第五回香菱的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故乡”也完全使用于林黛玉。首句说:“根并荷花一茎香”,黛玉被称为芙蓉神;第三句“自从两地生孤木”也可以理解成暗指“林”;香菱学诗拜黛玉为师暗指两者关系密切。香菱幼年被拐,远离父母,即成孤儿;后来遇到一位钟情于她的冯渊,冯渊却被打死,她被迫嫁给呆霸王薛蟠,被夏金桂迫害致死。林黛玉年幼即成孤儿,遇到钟情于她的贾宝玉,却被迫嫁给北静王。后来闻讯宝玉出家,绝望地投水自杀。两者经历极其相似。

小说第五回的钗黛合一的判词中说“玉带林中挂”、画中画着“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绝非说林黛玉上吊而死,在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黛玉在与湘云联诗是道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指出林黛玉自己的归宿:满月之夜,林黛玉投水而亡,它符合林黛玉诗人的气质。

   黛玉之死,当在元妃薨逝之后,而非高鹗说的林黛玉死在元妃薨逝之前。在小说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中,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说道;“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显然在元春、迎春、探春遭遇不幸之后,大观园中其他姐妹们陆陆续续遭遇悲惨命运,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其他人也只能是各人顾各人。“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以上仅为一家之言,与读者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