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吃米粉几乎都是炒着吃,妈妈习惯选细一些的新竹米粉,新竹因为风大,生产的米粉口感较好,热油锅爆香红葱头后,放入肉丝,翻炒至变色,加韭菜和豆芽拌炒,最后放米粉,吃起来香喷喷。
略大一点,妈妈改煮海鲜汤米粉,汤食妈妈会选择埔里米粉,粗一些,由于新竹米粉是透过蒸的方式使其熟化,而埔里地区则通常以水煮方式煮熟,而此二种煮熟方式制成的米粉香味和口感都有不同。妈妈煮米粉同样先炒肉丝,然后放芹菜,花枝和虾,加水煮滚后放蛤蛎和米粉,汤鲜味美。

如今这两样家里都许久未做了,岁暮之际气温总徘回在低点,小店里吃着热腾腾的海鲜米粉,想起台湾从小吃到大熟悉的味道,思度着改日也下厨煮锅米粉汤,不一定用鲜花枝,干墨鱼也很香,自家料理别具风味。
在台湾时很喜欢吃炒米粉,海产店以花枝海虾肉丝炒的米粉,或者早餐小吃店蒸熟后加韭菜豆芽拌炒的米粉,吃时淋上一匙弥漫红葱头香气的肉燥。另有专卖米粉汤的小店,以大骨汤煮米粉加芹菜末和白胡椒粉,店里一般还会有粉肠肝连肉猪肝油豆腐等可现选现切,和永安粿条店有些相似。
来到福建发现往往一条街上会有多家小店都可吃到炒粉干,据说米粉是闽清县的特产,还被列入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福建的米粉干有800多年的历史,体现粉干美味最直接的方式,应该就是炒粉。台湾澎湖流行南瓜炒米粉,炒时会添加猪肉丝,炒熟的南瓜将米粉变成金黄色,味道香甜。近日,在福建连吃了多家炒粉干,最常见的是以鸡蛋和青菜丝同炒,有的加入红肠和香菇,吃来更香。

客居杭州时,住处附近有一家沙县小吃,我因此才知有一个地方叫做沙县,但当时也仅止于知道地名,其他一概不知,去了也都是买炒米粉,相较于杭州面点小吃,沙县炒米粉于我是最接近台湾风味的,后来真在沙县吃到,要比杭州吃到的美味许多,但是昔时客居杭州的我从中尝到的台湾记忆,依然让那一碟炒米粉余味无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