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味香港之漫步九龍半島

(2021-06-03 10:24:30)
标签:

文化

杂谈

         前往赤柱的人應該對美利樓有印象,而美利樓原本并不在赤柱,在中環,原址如今蓋起了許多照片中都看得到的中銀大廈,1846年興建的美利樓曾經是軍官宿舍,二戰後供多個政府部門使用過,爲了保存這座歷史建築,有關單位拆卸了蓋樓的所有花崗岩石磗石柱,編號后搬移至赤柱海邊依原樣重建。遷移後的記憶還和當初一樣嗎?

情味香港之漫步九龍半島

情味香港之漫步九龍半島
赤柱海邊

        尖沙咀、中環和赤柱是游客熟悉的香港,但並不是香港的全部,彌敦道由港邊向北,過界限街連接長沙灣道,來到深水埗又是另一番香港風貌。遍佈批發成衣、布料、紐扣等的小店,傍晚時分搭建的夜市,販售二手電器、舊書、舊唱片、舊光碟的鴨寮街,穿插路邊的粥店麵店。任職報社時來此采訪過,小巷小弄踏遍,劉森記竹升麵、周記油渣麵、公和荳品廠煎釀豆腐、維記茶餐廳咖央西多士都好吃,一碗牛腩麵便得溫暖飽足,添盅糖水多點縱容,竹升麵彈牙,油渣麵懷舊,與維多利亞港邊截然不同的視覺印象,不同的樓宇,不同的料理。半山俯瞰無敵海景的豪宅是香港,深水埗的籠屋也是,半島酒店的英式下午茶有人排隊,維記茶餐廳也有。

情味香港之漫步九龍半島
情味香港之漫步九龍半島
深水埗舊樓

        小時候,我的房間挂著一幅月曆,一頁排列兩個月份,所以有六張風景照,其中一張是維多利亞港的夜景,長大后我知道那樣的拍攝角度是在太平山頂取景,於是我也去了山頂看夜景,在山頂餐廳吃晚餐,作爲一名遊客,我盡責的欣賞香港之美。後來,客居於此,才發現不是所有香港人都到過山頂看夜景,而如今想起太平山頂天黑之後俯瞰的維多利亞港,我的記憶裏總不覺出現《英雄本色》裏周潤發的那段話: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拿回來。後來《琅琊榜》裏的蕭景琰和《我的少女時代》裏的徐太宇又合演了《英雄本色》,卻已經不是那回事了,不是什麽東西失去了,都還能再拿回來。

       還是遊客時,我專程來看過維港烟花匯演,居於此地後,就沒再看過。原來這是居民和遊客的一種區別。前幾天和朋友在上環一家名為Green Orenge的餐廳吃飯,三文魚煎的意外好吃,搭配的薯泥也不錯。餐廳名為青橘子,讓我想起蘇東坡的詩句:一年好景君需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這是我最喜歡的詩句之一,每年秋天青橘子上市,總要想起。但是店主取名大約與此詩無關,畢竟是西餐廳,且上環也不符合這靜好氛圍。餐廳的料理不錯,店內稍嫌擁擠不奇怪而是常態,密密放置了四十餘張椅子,將所有可利用空間都用了,服務生上菜的通道自然狹窄,這在香港很一般。雖然餐廳還有空位,但經理還是要求我們與另兩位客人併四人桌,他們的菜都經由我們桌上送達,令人意外的是如此局促,那兩人依然有心情喝紅酒。午餐時間結束,其實還空了至少十人座位,但店家期望的是坐滿,我明白,衹是可惜了廚師手藝,客人品嘗多少受到干擾。但是在房價日益攀升的香港,大家都默默忍受高房價下的種種逼仄。

情味香港之漫步九龍半島
尖沙咀街道

        夏至時節,七點天依然不黑,興起去大排檔吃避風塘炒蟹喝啤酒的念頭。是念頭,不是欲望,欲望要强烈些,念頭不過是可以爲之,不爲之亦無妨,經過出門前的準備功夫,出門后可能又被另一念頭取代。這回的念頭倒是付諸實現,排檔附近有馬會,周末時總聚集許多賭馬的人,喝了一杯藍妹啤酒,暑氣略減,第一次喝藍妹是就是二十幾年前在香港,當時還以爲那是香港本地品牌,後來才知道BlueGirl原本是德國不萊梅的品牌,擁有超过百年的歷史,19世紀開始出口到青岛,後來被香港捷成洋行收購,又翻譯了一個很在地的名字,所以讓我有了錯覺,和避風塘炒蟹都是我心裏的港味,不知不覺間串起二十餘年吃喝行走的記憶,就像港片中熟悉的明星,經過多年依然經典的角色,以及不一定聽懂卻一點也不陌生的粵語。

        吃避風塘炒蟹時,心裏想,找一天去買一張馬票,不在各處林立的馬會買,要專程去沙田馬場,即使不懂馬經,隨意選匹名字有意思的馬,贏馬開心,輸了也是體驗,那麽牠的奔馳就與我有了關係,於是我又想起小王子和狐狸,想起麥克.莫爾普戈的小説《戰馬》。然而這樣的念頭,又是屬於居民還是旅人呢?我卻不能確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