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澳是周星馳《喜劇之王》的拍攝地。原以為石澳是一座小漁村,一直想著要找一天去看看,揣想著漁港散步的貓、晾曬的魚乾,彩色屋頂下新髹過欄杆的露臺,放了兩把扶手椅,屋主可以坐看夕陽喝啤酒,海面輕輕晃盪的漁船,輕到幾乎不會察覺。
來到石澳的那天當真風和日麗,潔白幼細的沙灘上到處是撐起的遮陽傘和人,從傘間走過,除了潮水的氣味,隱約還嗅到混合了椰子油的防曬乳,一波一波的浪捲起又退回,在陽光下閃耀出漂亮的湛藍色,練習衝浪的小男孩,玩沙的小女娃,陪孩子戲水的中年男人。


石澳村的遊客少些,巴士站附近的餐室滿座,但是往裡走些,天后廟處只見稀落的訪客,在《喜劇之王》裡周星馳收保護費的地方就在這,這座廟有一百三十年歷史,傳說是媽祖娘娘託夢顯靈指示修建,如今已列為古蹟。

村子裡的房舍漆成各種顏色,沿坡道上行,房舍逐漸有了變化,海邊櫛比鱗次的二層或三層透天小屋,隨著地勢升高,轉為花木扶疏的深宅大院,雕花門後透過樹葉縫隙隱約看見玻璃窗內懸掛厚綢窗簾,我想起亦舒的小說《喜寶》,聰慧開車駛向石澳,車上載著才在飛機上認識的喜寶去家裡,小說裡喜寶後來接受了聰慧父親的追求,第一次去聰慧家時喜寶心裡就想著有錢真好,亦舒形容這條路上的風景,簡直無可比擬。亦舒的小說《喜寶》出版已經四十年,原來那時石澳已經是高級住宅區。

石澳山坡上行,右手邊有一座觀海平台,碧藍大海鑲著潔白的浪花,不知重複了多少年的海濤聲,聽著總讓人感到平靜,遠遠可以看到東龍洲,陽光還算和煦,不至於亮的人睜不開眼,卻又提供了海水足夠的顏色,陰天時灰沉的海,和晴天時湛藍的海,完全是兩樣風景。

離開石澳海邊,想著去筲箕灣吃魚蛋粉,巴士站就在街市旁,還可以從餅店買幾個剛烤好雞派和椰塔,也許先在街市逛逛,生龍活虎煙火濃厚的菜肉海鮮攤檔,《喜劇之王》裡跑龍套當臨時演員的周星馳,能領到一個便當也至少可飽餐一頓,他認真鑽研演技,不時閱讀大師著作,努力實踐著作中的理論,以「我係一個演員」自居,還用心教導張柏芝演戲。雖然他費盡力氣爭取演出機會,卻得不到欣賞,吳孟達飾演發放便當的「劇務」對他態度輕蔑,電影裡希望自己努力被看到而有時用力過當的周星馳,或多或少也反映出看電影的小人物得不到重視的委屈和無奈吧。
《喜劇之王》裡臥底送外賣的一段固然唐突,周星馳和張柏芝的情投意合也還算溫暖,最後莫文蔚的出場,將歡樂熱鬧提高,周星馳一句:我沒才華,當個觀眾就好,卻不意味放棄,就算沒機會站上舞台,天地浩大,總有適合的方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