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與小食之一說煎釀三寶

标签:
文化美食 |
港式喜劇《煎釀三寶》以路邊常見港式小吃比喻電影裡主要三個人物,許冠文飾演的武俠小說作家龍飛雁多年沒有新書面世,但憑著過去作品的版權費,依然生活無虞。他的女兒Sophia由楊千嬅飾演正值適婚年齡卻沒有適合的對象,她對劉青雲飾演的花花公子老闆Frankie Yam有意。因突發事故Frankie搬到Sophia 家暫住,Sophia 與Frankie得以有機會發展感情,父親龍飛雁則用盡方法希望破壞這段感情,最終自然是沒能得逞,有情人終成眷屬。
很多人說女兒是父親的前世情人,當意圖保護女兒,捨不得女兒離開,看誰對女兒的照顧都不如自己的前世情人遇到今生戀人,難免生出諸多不以為然,好萊塢也以此為主題拍攝過多部電影,女兒父親和男朋友間微妙又複雜的三角關係。以煎釀三寶作比喻,挺有意思,不會太直白,又可以讓觀眾有不同的解讀,煎釀三寶既是一種選擇,又是一種組合,搭配合宜,還有美味加分的效果,但是眾口難調,每個人口為不同,就如愛情一般,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別人其實未必真正了解。
煎釀三寶是香港常見的街頭小吃,因為顧客常常是從一堆煎釀食物裡挑選三種所以稱為三寶,但其實也可能是四件或五件,港市茶餐廳也可以見到三寶飯,食客從油雞燒鴨燒肉叉燒中選三樣,有時還有香腸或肝腸可選,三寶指的就是一種組合。煎釀三寶是以剁碎打出膠的鯪魚肉釀在不同食材之上,常見的有茄子、青椒、豆腐、香菇、燈籠椒、香腸和紅腸等,也有用鯪魚肉製成球狀的鯪魚丸。釀好後放在鐵板上煎熟,蘸豉油吃,或者是淋上辣醬,販售者多是路邊小攤檔,小販會以紙襯底,食客就以竹籤插起食之,簡單方便,且一次吃到葷與素的搭配,茄子和豆腐口感滋味皆不同,青椒與燈籠椒則有辣與不辣之分,簡單中又見豐富。
初時作為遊客,我雖吃過煎釀三寶,但當時總是一種圖個新鮮的心態,這次吃完,下次不知何時再嘗,又或者從此都不會再吃,這樣的心態是沒法了解一種食物和環境以及和人之間的關係。到香港生活後,一開始偶爾在地鐵站附近的小店買煎釀三寶,往往是某日事多,錯過了晚餐時間,小攤前選幾件,經過便利店時再買幾罐啤酒,返家後煎釀三寶既可作為下酒菜,也可飽肚,味道鹹辣足,還有葷有素,有魚肉和黃豆的蛋白質,有香菇和茄子的纖維素,還有燈籠椒的維他命。
再後來,待得久了,各區都去過,逐漸會在某家店裡吃到適合自己口味的煎釀三寶,往往是老店,小小的一間置身某街市,太遠的,倒也不會專程前往,只是偶爾辦事時,買來解饞。所以不知不覺近處也會有家比較符合自己喜好的,有時想起,可輕鬆吃到,香港生活數年,我覺得此時才算是嘗出了煎釀三寶的味道,打出膠的鯪魚肉口感略有彈性,但是不似花枝鯖魚鱈魚或蝦,味道鮮明。所以有些人可能覺得沒明顯特色,吃來吃去,醬料的味道和青椒搶走了主調,而茄子又可能吸附了過多的油,我卻逐漸明白,這是一種生活,太過鮮明的味道,反而不適合一食再食,今日吃了,明日就要換樣,簡單平凡卻有營養能吃飽更適合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