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讀東海時就常聽老師說起梁容若和徐復觀,那可能是東海中文系最盛的時期,但是兩位先生卻是不合的,且這不合並非私下,而是人盡皆知。梁容若的散文〈大度山上〉描述當年東海大學校園創立時的景況:「大肚山形狀像人鼓著肚子。東海大學當局要把它雅馴化,取義氣度宏闊,就改成了『大度山』。山在臺中市的西郊,去海不遠,離開市中心區約有十公里。這只是一座紅土的岡巒,高低不平,乾旱缺乏樹木。更沒有奇峰怪石,名泉飛瀑;甚至於連地下水也沒有,住人困難。有的是海風嗚嗚,吹動著黃茅草,是田鼠、四腳蛇的樂園,所以被稱為『有風無景』的地方。然而三年來人工變更了自然,一座一座現代化的鐵筋洋灰建築,出現在山頭。道路有了,電燈有了,清水來了。圖書館有計劃地收書,香港、東京、美國陸續寄來,量還不夠多,可是已經有了歷劫的孤本,人間的珍秘。中文系必要的大部叢書,已經應有盡有了。實驗室從遠洋運來了新而適用的各種儀器,天天在裝置。體育館、禮堂、游泳池、醫院,有的正在修造,有的業已計劃確定。山上是天天在變。一個現代化的大學,是逐漸長成了。」
http://s14/bmiddle/001LGQGdzy7bzAdhCgd8d&690
http://s9/bmiddle/001LGQGdzy7bzAk5JNK98&690
東海大學文學院
梁容若是東海名師,1936年他獲得公費資助考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大學院,研究中日文學史期間並翻譯《日本漢文學史》與《中國文學對日本文學的影響》兩書。1938年回國後在北平數所大學任教,並從事語言文學研究。1948年10月中旬到台北籌辦《國語日報》,歷任常務委員、副編輯。他曾在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東海大學等校的中文系任教。1967年11月11日,梁容若以其著作《文學十家傳》,獲得中山學術文化獎,聽說徐復觀在電視新聞上看到獲獎消息氣的朝螢幕扔東西砸了電視。後來《中華雜誌》刊登了張義軍的〈中國文化與漢奸〉,揭露梁容若在北京任教期間,親附日本,胡秋原發表〈論杜甫與韓愈〉,批評梁容若《文學十家傳》中有許多錯誤,同時提出梁容若在對日抗戰期間參與日本舉辦的徵文比賽,曾作《日本文化與支那文化》,鼓吹皇民思想。於是梁容若、胡秋原和徐復觀打起筆戰,其後趙滋蕃、高陽、劉心皇、何南史等人皆加入論戰。論戰結束後,徐復觀被迫退休,離開東海大學,至香港新亞書院任教。但是趙滋蕃多年後卻是東海中文系系主任。
1974年梁容若退休後移居美國印第安那州。1981年回大陸,任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1997年在美國逝世。梁容若的《我看大明湖》一文被列入香港中學語文課程。
梁容若描述東海校園:「這裏晴朗的日子多,陰沉的天氣少。冬天臺北陰雨連緜的季節,山上常是麗日清風。就是到了晚春雨季,下起來也是利利落落,花花幾陣過後,烏雲裂開,太陽照樣露面。清早紅紅的火球從中央山脈的山頭跳出來,放出金光萬道,家家的窗前可以看見。斜陽照在悠閒的黃牛背上。夕陽溜下樹梢,從地平線上燒起晚霞。夜裏常常是繁星和明月交輝。在蟲韻悠揚裏看參橫斗斜,或是聽小兒女指點牛郎織女的所在,都很便利。自從離開華北,侷促在陰沉的都市,忙忙碌碌,肩上永遠像重重的,壓得喘不過氣,抬不起頭來,連旭日藍天的印象都模糊了。到這裏才感到幾分輕鬆,像是豁然開朗。」
記憶中東海的風特別大,大度山雖然不高,冬季裡卻是台中港季風從海上一路吹到校園,那風吹的人不舒服。初夏時節校園裡相思樹開放著許多小巧黃色絮球狀花時,是東海比較溫柔嫵媚的季節。梁容若文章中指出東海是個適宜安心立命,從事學術研究的美好環境說:「從前司馬遷作《史記》,自己說要『藏之名山,傳之其人。』書藏在名山,可以躲避天然或人為的種種災害。人肯入山讀書,來意既然誠懇,心情又平靜,領悟也就比較容易了。歷史上有許多大學者,是在山裏完成他的研究和著作。從唐宋以來,有不少書院,建立在山坡上,譬如河南的嵩陽書院在嵩山東峰太室山的南麓,江西的白鹿洞書院在廬山的五老峰下,湖南的嶽麓書院在嶽麓山下。這些書院,都曾經孕育過大量人才,在文化史上放出萬丈光芒。佛教傳入中國,也喜歡在名山建立道場。所謂四大靈地,就是山西的五台,四川的峨嵋,浙江的普陀,安徽的九華。一般的名剎叢林,也常常建築在山明水秀的地方。東海大學選擇大度山作校址,我想一定有很深的用意。這裡離開了都市,卻眼睜睜地可以看到都市。市區的煙雲霧樹,萬家燈火,都清楚地收到眼簾。在這裏宜於讀書深思。可以稍微超脫一點想,卻不容易脫離現實,過於想入非非。這環境可以玩味征服自然,也教人理解自然,適應自然,更便於欣賞或歌詠自然。」可惜學生們大多還不能理解此番心情,總是貪玩不用功,不過年輕貪玩倒也不枉青春,安身立命可等中年再說,我讀東海時有人說東海是最適合戀愛的地方,那時基督教會創辦的東海大學受西方校園文化影響,每個月學校為學生舉辦一次大型舞會,學生畢業前會受到校長邀請,輪流前往校長家聚餐,我讀東海時學生人數已增加,所以當時校長梅可望舉辦的餐會是在校長家院子裡的自助餐,也方便大家隨意交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