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穆時英香港求職難

(2017-02-08 08:23:13)
标签:

文化

美食

最早接觸穆時英是讀他的小說《夜總會裡的五個人》,小說裡各懷心事煩憂的五個人在夜總會裡相遇,但憂煩是沒法分擔的,心事也是不能交換的,這是新感覺派小說的代表作品之一。

來到香港工作後,一日忽然想到穆時英也曾在香港待過,據說曾在西營盤薄扶林道一代住過。那時抗日战争已經開始,穆时英赴香港擔任大鹏影片公司的導演,拍攝电影《夜明珠》,是一个舞女遇上了一个真正爱她的男人,可是这段情爱却不为社会所容,最后舞女含恨而终,在那個年代是常見的故事。特別的是拍電影時,穆时英還真喜歡了一个大他六岁的舞女,最终也和她結婚。然而,大膽追求愛情的他在香港的生活並不順利,因為不会讲广东话,他找工作十分困难,生活也处处不便。

同樣不會粵語的我,自覺頗能體會他的窘境,有時本地朋友也熱心相邀,開始時大家儘量說普通話,說著說著開始夾雜粵語,然後就全是粵語了,鴨子聽雷的我於是被晾在一邊,沒法,香港還是個說粵語的世界,不會粵語,於是有了隔閡,也有了限制。

結婚後,穆時英和妻子一起住在九龙的一条僻静的街上,房子里陳設十分简陋,连床都没有。相較於此,我的兩室一廳,安置的是宜家家居的桌椅床櫃,境況算十分舒適。穆时英到处找人谋职,曾在《星岛日报》的副刊上寻了一个编辑职位,但不知何故,做的時間並不長。1939年,穆时英应新感覺派另一位具代表性的作家刘呐鸥相邀,携妻子回到上海,这个时候,刘呐鸥已经是汪伪政府的宣传干将。穆时英在为汪伪政府工作时,日本人還给他配备卡迪拉克高级防弹轿车。

這一日,在香港的我因為房東有意售屋,我卻無意也無錢買屋,三十多年的老屋,只有四十幾平米,售價卻逾三百萬人民幣,還得加稅。估計不多久我就得搬家,看著屋裡的雜物不免發愁,朋友建議我去租個迷你倉,可將一部份雜物寄存,萬一一時沒找到合適的房子,還可先住酒店。香港除了少數富豪,一般人居住空間非常狹窄,六十幾平米住上三四個人很一般,曾聽人說香港不但有雙層上下舖,還有三層的,可見空間利用的程度,許多住家缺乏儲物空間,而作為國際港碼頭邊卻有許多大型倉庫,這些大型倉庫因應需要分割成許多迷你倉,於是東西沒處放就到倉庫去租一個空間。

“幾時才能回到誕生我的都市裡去呢?如果我將老死在這裡,那我想,我的生命實在是一個悲劇。只要能再看见黄浦江的浊水,便会流下感激的泪来吧。”這是穆時英客居香港時所寫的一篇散文裡的一段,由此可知他的心情。我倒沒有如此悲愁,歲月平和,一年中也回台灣好幾次,穆時英在香港想念上海,但是香港除了廣東人,相較於內地其他地方,從上海江蘇浙江等地來到香港的人還是相對比較多的,好比香港的蘇浙同鄉會便很有名,1953年在港辦蘇浙小學、蘇浙公學等4所中小學,同時還辦有安老院、醫療中心等多項公益福利項目。家鄉有需要時,旅港蘇浙同鄉會也以多種方式向家鄉提供援助。蘇浙同鄉會並專門設立了“蘇浙滬家鄉教育專款”,資助蘇浙兩省及上海市推廣電腦教育。中國的同鄉會既有撫慰鄉愁的作用,還有回饋造福鄉里的意義。

    而撫慰鄉愁最直接有效的大約就是家鄉菜,身在異地無法返鄉,吃著家鄉的食物,總有一種彷彿回到家鄉的錯覺,得到暫時的溫暖,想來穆時英在香港時,也懷念著上海菜吧.所以香港蘇浙滬同鄉會還設有餐廳,油燜冬筍、清炒蝦仁、燻蛋、豆沙鍋餅、芝麻蔥油餅都是地道的蘇浙風味,如今餐廳採會員制,香港採會員制的会所餐廳很多,且且往往不是你願意付會或是付得起會費便能加入會員,所以感覺更有階級差別。

而這些階級上的差別,是否也是穆時英等文人來到香港時難以適應的部分呢?

 http://s7/mw690/001LGQGdzy78CbeiLjgd6&690

香港蘇浙滬同鄉會餐廳的油燜冬筍

http://s11/mw690/001LGQGdzy78Cbg4BNUaa&690

清炒蝦仁

http://s10/mw690/001LGQGdzy78CbhAz1L09&690
芝麻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