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埠有一家以賣油渣麵聞名的麵店,據說原本是個路邊的小攤子,上個世紀中期香港經濟尚未大幅發展前,便開始賣起了這一款原料價廉但滋味濃厚的料理,油渣是古早年代窮人家的食品,一塊肥豬肉炸了油之後,不但不能浪費,還是解饞的佳品。後來經濟富裕了,油渣麵反而成為懷舊的味道,小麵攤也有了自己的店面,這家麵店我每次經過時總有許多食客,因為好奇,終於決定進去吃一碗。
大學剛畢業,到台北找工作,和哥哥、同學一起在永和租房子,大多數的時候外食,偶爾也懶得外出用餐或某人想下廚表現一下手藝,便在家裡吃,每個人的風格均不同。同學是本省人,有一回她做了沙茶拌麵,意外的好吃,她說只是以沙茶醬、醬油和蔥花拌成,後來我自己試做過,沒她的好味道。多年後到廈門玩,在街頭吃過沙茶拌麵,就連沙茶醬的滋味也不同,不禁懷疑她藏了一手沒告訴我,老公推測可能那秘訣就是豬油。
杭州早餐則常吃蔥油拌麵,先將蔥在油中煸炒,將蔥的香味徹底煸出,但是不能焦,連同煸蔥的油一起拌麵,再加入醬油和蝦米,味道簡單鮮美,也因為簡單鮮美,所以經得起日久天長的吃。
沙茶拌麵和蔥油拌麵都是物資匱乏年代巧思變化的料理,油渣麵也是,油渣麵端上來,麵上好幾塊炸出了豬油的帶皮肥肉,油渣體積比我想像的大,麵條粗而扎實,有點像是日本的烏東麵,口感並不一樣,烏東麵要滑一些,這在香港稱為上海粗麵,吃來軟而扎實,油渣和麵並不覺得油膩,加辣椒和冬菜一起食用更好吃。坐在麵店吃油渣麵的我,想起台北的沙茶拌麵和傻瓜乾麵、成都的擔擔麵、重慶的小麵、杭州的蔥油拌麵,梅州的客家腌麵
, 還有眼前這一碗油渣麵,原來食物的遷徙也是人的遷徙啊,重重疊疊纏纏綿綿的思緒,是鄉愁,對於故鄉,也對於逝去的年輕歲月。.
http://s10/bmiddle/001LGQGdgy6Yr5nH4O569&690 油渣麵一甲子" TITLE="香港小吃之一 油渣麵一甲子"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