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蕴抚琴谢知音
大概受父亲影响,我一直喜欢京剧,昆曲。
父亲一生酷爱京剧,还是票友,专攻老生,从年轻在天津就登台唱戏,在邯郸工作期间也是小有名气的票友,一直到退休回北京,父亲从未放弃此爱好,仍然经常参加各种演出。他擅长的曲目我记得有《乌盆记》《三娘教子》《空城计》《林冲》《四郎探母》等戏中的老生唱段。父亲还拉得一手好京胡,可惜五十年代后他老人家一直在外地工作,我们兄弟姐妹又或分配外地,或上山下乡,阖家团聚的日子少之又少,以至於父亲的才艺后继无人,我们兄弟姐妹中既没有人会唱戏,更没有人会拉京胡,现在想想,真是太可惜了。
因为从小跟着父亲看戏,耳濡目染,许多老戏我都略知一二,比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柯寨》《望江亭》《西厢记》等等,我非常喜欢青衣,花旦的扮相和唱腔,那才叫美呢,用阿娜多姿,千娇百媚,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用什么词汇形容那种女人味儿,那种中国式古典美都不为过。至于唱腔的美,就更是令人拍案叫绝;或悲悲切切如泣如诉,或清脆婉转如珍珠落玉盘,或如行云流水余音绕梁,让听者沉浸其中,如醉如痴。
令我欣喜和至今陶醉其中的是,我的上海好友小建因为深知我的喜好,特地请她在北京的朋友,在端午节小长假期间,为我安排一场视觉盛宴,请我到正乙祠古戏楼看了一场京剧梅派唱腔经典集粹《梅兰芳华》,使我既感受经典美,又感受情谊浓,过了一个别样端午佳节。
因为机会难得,我特地邀请好友、戏迷、画家马仁夫妇一同看戏。马仁先生酷爱京剧,不仅会字正腔圆,有板有眼,韵味十足的大段唱梅派青衣的经典唱段,且对京剧的发展,历史,以及每个经典剧目的时代背景,创作的历史故事依据,剧作者的来龙去脉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我请他们夫妇一同看戏,无异于请了两位业内老师,真是受益匪浅。
好了,咱们闲话少说,书归正传,下面我就请身在上海“隔空”请北京的我看戏的小建,请我的热爱京剧艺术的朋友们一起感受传统,感受经典,感受精彩吧!












戏迷 画家 马仁
孙怡枬夫妇

我与小孙

我在琉璃厂旧书店选书
子蕴
写于2016·6·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