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老莫”情结

(2022-09-18 22:23:33)
标签:

老莫西餐厅

怀旧

一代人

记忆

美好

分类: 我的散文
我的“老莫”情结


提起老莫,北京人、特别是我们这一代北京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里承载着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美好,承载着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老莫,即莫斯科餐厅,是1954年开业的特级俄式西餐厅。坐落在西直门外北京展览馆建筑群西侧。它建筑风格华贵高雅、气势恢宏,充满浓郁俄罗斯情调。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以其华丽、高贵和异域文化色彩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了无尽的回味,成为我们怀旧的最美去处。

 

如果说我们这一代人有老莫情结,那么我应该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因为我的老莫情结,是从1957年我家从天津迁回北京就开始了。我对这家餐厅的热爱和依恋是和我的家庭我的经历我的父母息息相关的。

 

还记得刚来北京不久,母亲就参加了工作,而母亲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位于莫斯科餐厅旁边的苏lian展览馆(现在的北京展览馆)当讲解员。印象中,那个展览好像是林业部门举办,记忆中展厅到处都是绿色,模型也是一片片的森林和树木,很美。我的高挑美丽的母亲,穿着一袭蓝色旗袍,手里拿着一支“教鞭”,为为数不多的听众讲解,奇妙的是,她的教鞭点到哪里,哪里就会有红灯闪亮,这一切伴着母亲字正腔圆标准的普通话,令小小的我迷醉不已。

 

而莫斯科餐厅就在母亲工作的苏lian展览馆西侧。第一次进老莫,还是父亲带着我和弟弟接上正在工作中的母亲,一起吃的西餐。

 

嚯!莫斯科餐厅好高好大啊!四根金黄色雕花的大铜柱撑起了穹顶,顶上装着镀金水晶的大吊灯,迎面是一幅超大的俄罗斯著名油画。再加上充满俄罗斯风情的雕像和装饰物、让我犹如置身在托尔斯泰描述的文学世界中。至于吃的什么,我倒没有印象,只记得餐具都是银质的,很考究。

 

另一段深刻的记忆,是在我的中学时代,我和同在女十二中读书的几位要好的同学,骑着自行车,到北京展览馆看画展,看完画展一起进了老莫西餐厅。我们吃不起西餐,就围坐在舖着雪白桌布的长长的餐桌旁,每个人点一个冰激凌,装模作样的静悄悄吃完,出来以后又因为舍不得再花一角钱买动物园门票而爬墙进入旁边的动物园,一群青春四溢,正当好年华的傻乎乎的疯丫头们,真的是玩儿得好不开心。

 

那时候的北京展览馆剧场也是我的最爱,展览馆剧场就在老莫西餐厅的后面,改革开放以后,那里经常有顶尖级的音乐会或者芭蕾舞剧演出。我的同学闺蜜乔,在中yang歌舞团弹钢琴,她经常能搞到票,请我一起去看节目,看节目之前自然一定要在老莫吃一顿西餐:点一杯红酒,一个奶油蘑菇汤,一个罐儿焖牛肉,一盘奶汁烤鱼……还是那句话,吃什么并不在意,享受的是那种温馨美好而浪漫的情调。

 

现在的老莫于我,已经是一种情怀,一种怀旧,一种作为老北京人的骄傲。我把老莫当成我招待远方来的朋友和客人的最佳餐厅。不管是来自Taiwan秀威出版集团的老总麦可,总编蔡登山、还是来自riben的汉学教授张猛先生、不管是来自武汉的刘晓航教授还是来自上海的我的至爱亲朋、兵团战友们,我都会在老莫宴请他(她)们 ,给他(她)们接风。看着他(她)们惊喜的目光,听着他(她)们啧啧的赞赏之声,我心里那个美啊,那个得意啊,真比夸我还高兴。我的心意我的心情我和同代人的那种无法言说的俄罗斯情怀,只要坐在莫斯科餐厅里,端起浓郁香甜的红酒,耳边飘来我们这一代人都熟悉的《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梅花开》等乐曲,任何语言都显得贫乏和多余了……


我的“老莫”情结

我的“老莫”情结

我的“老莫”情结

我的“老莫”情结

我的“老莫”情结

我的“老莫”情结

我的“老莫”情结

我的“老莫”情结

        我的“老莫”情结

我的“老莫”情结

我的“老莫”情结


          这就是五十年代末母亲作讲解员的lian展览馆(现在的北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