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郁闷的日子中寻找快乐,把枯燥的生活过出色彩

标签:
生活疫情郁闷寻找快乐色彩 |
分类: 我的散文 |
从未料到,人生的晚年,居然遭遇到一场旷日持久的瘟疫,每日里打开报纸、电视、广播,手机,各种负面信息扑面而来,令人喘不过气。更郁闷的是,今天姐姐所在的区域管控了,明天哥哥家小区封闭了,亲人之间谁也不能探望谁,真个是应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句话。
因为疾病是通过空气传染,一人感染全家不能幸免,甚至影响到一栋楼一个小区,防不胜防,所以唯有服从上面规定,每日里如同当年雷打不动天天读一般打疫苗、做核酸,戴口罩,出入有电子门卡,手机刷脸,反正已然全无个人隐私可言。内心里虽有千般不解,万般气恼,但批量生产的我们这一代人,思维已成定式,基本觉悟也绝对高,那就是大局意识:一切行动听指挥,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绝不会越雷池半步。
聊以自慰的是,适应能力极强的我们,在经历了震惊、惶恐、不解、无奈、逐步适应等过程,已进入见怪不怪的“”皮蛋瘦肉粥”阶段,用一句人人知晓的老电影台词宽慰自己“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乐观的期待着,既然东方已现鱼肚白,朝霞漫天的日子应该是指日可待了吧!
还好,生性开朗乐观的我和好友阿胖两人,虽然生活中有诸多困惑烦恼,无奈劳累,却总能相互排解,想方设法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快乐,不让自己沉沦在愁闷苦恼中。
感谢上天的怜悯惠顾,在我生活的晚年让我高中时期的同窗好友阿胖又回到我生活中(我曾在书里和博客中多次写到她。)虽然这中间我们俩分别上山下乡到北大荒、云南,天各一方,返城后又各自从头开始打拼生活,并没有过交往,况且我和她又都是“事业型”的人,一头扎进各自的工作中近三十年,心无旁骛,投身其中,直到她在冶金部某处长的职位上退休,我在guojia公务员的岗位上退休,算是尽职尽责无愧于心的完成了工作任务。
时隔多年我们终又走到一起,可喜的是除了容颜上“两鬓斑斑十指黑”外,我们俩似乎都没有太大改变,她还是那个能力超强精力充沛快言快语像男孩子的她,我还是那个笨手笨脚常被她欺负的没头脑的我,更重要的是虽然各自经历的境遇千差万别,但我们仍然保持了三观一致,爱憎分明,爱美贪玩儿,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天性。
疫情中我们俩各自居住的小区和周边,都断断续续出现过“状况”,逢到此时,我们俩也并不消沉抱怨,而是努力让自己振作起来:她画画做服装练唱歌,我写文章练琴上博客,每次管控一解除,我们就相约着一起出去散心:逛公园、看画展、听音乐会、有时候找个或茶馆或咖啡厅,一杯咖啡一个冰激凌,甚至一杯清茶,姐儿俩就能聊天神侃半天儿。枯燥乏味的日子,因为彼此的志同道合志趣相投而平添春色。
我曾经写过,上中学时,阿胖是校篮球队长,健美又灵活,而我体育不行,细胳膊细腿儿,干活儿根本干不动(可怜我这不会干活儿的人,居然被上山下乡十年)。我们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到郊区的劳动锻炼,我们俩是搭档。我推着装满粪肥的独轮车,她在前面挎一绳子拉车,一起送肥到田间。因为我没有力气,推着车在山路上颤颤巍巍歪歪扭扭往前走非常吃力,而她身强力壮又想争第一,因为嫌我太笨走得太慢,就一路骂我:“他m的,笨蛋,你倒是快点啊!”最后我这个“窝囊废”终于忍无可忍,来了一个大撒把,给猝不及防的阿胖,来了一个“狗吃屎”,把妈妈给她穿的黄色毛巾衫搞得一塌糊涂……
我之所以重说这一段儿故事的意思是告诉大家,如今的我一样还受她的气,她开车接我,我迟到,她就数落我,凶巴巴的不得了。我呢,自知理亏,从来都是“逆来顺受”,不生气不还嘴,只不过下一次仍旧“外甥打灯笼~~照舅!”
我常常会想,像我这个不仅矫情且自尊心极强的人,别说被人骂,就是说话脸色不好,我也会不管不顾拂袖而去,断不会再理睬他,可唯独在阿胖面前,随她怎样耍脾气不讲理,我也不会生她气,笑嘻嘻容忍一切!这,恐怕就是纯真的情感,牢不可破的友谊和真爱吧!
以上三张 照片是 在奥森公园看雏菊后,在西餐厅大快朵颐
以上四张照片是带润儿到奥林匹克塔78层观夜景吃西餐
前几天阿胖邀我和她冶金部同事一起去坝上玩儿,我“认生”
不想认识新朋友而婉拒,这是她发回来的飒爽英姿的美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