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逆境中,他们的善良温柔了岁月

(2022-03-24 20:30:20)
标签:

水流心犹在

书评

杂谈

分类: 我的书评

    逆境中,他们的善良温柔了岁月

                       逆境中,他们的善良温柔了岁月

                                吴学先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3月中旬深圳“封城”。超过两千万市民全部居家。呆在家里,我开始读一本书《水流心犹在》,作者是我的好朋友,北大荒的知青姐姐:子蕴。读书是一种排除干扰打发时间的习惯,很快,我的心就静了下来,就被书里的故事吸引了。在书桌前,我觉得似乎回避了所处的逆境,放下了yi情,放下了zhan争。我告诉自己,既然不能逆行,就照顾好自己,安抚好自己的心情吧。


子蕴在书里记录了她在北京和天津的生活,主要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期间的事情。北京的皇城和四合院,天津的大海和小洋楼。尤其是北京,我在那里工作生活半辈子,她写到的很多地方我也曾去过,她写电影院和图书馆,我能跟着会心一笑;她写到造fan和拆qian,就跟着伤心落泪。


子蕴是个美女,高个子,大长腿,清丽而苗条。她不是瓜子脸,而是“小脸”,明星那种小脸,五官轮廓分明,大眼睛,高鼻梁,很好看。可以想象她少年和青年时期是多么可爱,应该是很娇柔、很秀气的姑娘。她在书里写道:邻居被斗S了,她吓得发烧,不敢出门,以至于母亲不得不搬家。


我认识子蕴的时候,她已经是很受尊敬的大姐大了,有几分豪气乃至霸气。大家聚会或出行,有她在,有她张罗,朋友们就可以放心玩,不用操心,甚至不用买单。


子蕴在书里回忆了这样一个故事,情节比小说都感人,让我泪流不止。


那是一个邻居家的男孩,子蕴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子蕴写到:“你是谁?”你是那个偷偷溜进我家院子,又灵活地爬上树摘桑叶的小男孩?是那个追着我往我身上扔雪球的捣蛋鬼?是那个不知不觉间长成英俊少年、整晚整晚在自家门口吹口琴的少年?这个少年时常若隐若现地出现在子蕴的视野里,彼此却没有交流和来往。子蕴永远忘不了那个可怕的晚上,子蕴看到那个男孩家的院子里里火光冲天,许多带着袖标扎着宽皮带的hong wei bing进进出出,她仿佛看到那个少年被捆着扔进车里,随着一声凄厉的车鸣,消失了。不知过了多久,似乎是过了一个漫长的世纪,子蕴突然听到那个少年如泣如诉的口琴声,那是一个秋天的夜晚,子蕴写到:小小年纪的我,居然就有了心碎的感觉。“我没有走出院门,因为我实在没有那个胆量。”子蕴已经是大姑娘了,虽然她记得那个男生,但是,因为文ge,因为异性,她理性地驻足,错过了与那个英俊少年的一次重逢。


没多久,那是1968年的夏天,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开始了。有一天,一个陌生的男孩子来到子蕴家,递给她一封信,对子蕴说:“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一定要回个信儿啊。”说完他就走了。子蕴拆开信,看到钢笔字非常俊秀,信上写到:与其等待学校分配,不如我们自己选择下乡的地方,我和几个同学约你一起到我的老家去,江苏是山清水秀的地方。我们邀请你来商讨此事。落款是“吹口琴的男孩”。看完信,子蕴有惊喜,也有不解。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啊,怎么能跟你一起去你的老家下乡呢?子蕴没有如约而至,而是把信交给了母亲。不久,她去了北大荒。十年以后,子蕴返城回到了北京。


有一年冬天,子蕴作为工作人员在地坛公园的斋宫举办书画展。下午四点多,外面飘起了雪花,路上,有个男士追上子蕴说:“子蕴,请借一步说话。”子蕴回头,见是一位参加会展的青年书法家。那个人接着说:“我是1968年给你送信的人啊,我叫熹。”一句话打开了子蕴尘封的记忆。熹接着说:给你写信的男孩叫觉,他S了。他一直没有结婚,抑郁寡欢。这些年我一直在找你,我想告诉你,chao家那天,他反抗,被打伤内脏;后来,邀你一起下乡,你没有回信,对他打击很大;之后他去了美国,客死他乡。”子蕴写到:“我没有辩解。”“只觉心口痛得钻心,心痛欲裂。”“熹送给我一幅他的字’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请他先走,我想静一静。”子蕴写到:我一个人靠着一棵大树,把那幅字边撕边扔向空中,任纸片和雪花混杂着落在脸上身上,任心痛的泪水肆意流淌“吹口琴的男孩啊,这许多年来,你一直在我心里,从未忘记,你在琴声里的倾诉,我都听懂了啊…”子蕴把那幅珍贵的字画送给了天堂的那个男孩子。读到这里,我已经泪流满面。文ge,chao家,w u斗,在那样残酷的逆境中,男孩子的口琴声穿透了半个世纪的岁月,深深打动了今天的我。


子蕴在书里还记录了一个善良的邮递员的故事。


子蕴的哥哥、姐姐大学毕业后都分配到外地工作,爸爸调到了河北,弟弟去了北大荒。邮递员天天送信,知道她家的情况。有一天,邮递员拿着弟弟的来信,非常难过的对子蕴说:“好好学习有什么用啊,你们家都是知识分子,连北京都待不住,还不如我呢,混个邮差,不用离开父母。”很快,子蕴也要下乡了。子蕴写到:邮递员来到我家,喊着“子蕴,信。”这次他第一次下了自行车。他手里拿着一个绿色的小木箱,对我说:“你妈妈每天要上班,以后我来送信,就把你家的信放进这个小箱子,你妈妈写好信也放在里面,我来了就拿走。我和你妈一人一把钥匙,你就踏踏实实给你妈妈写信吧,我保证送到。”说完,他把信箱钉在我家门上,之后,他拿出一沓信封,还有十张一联儿的邮票,递给我说“好好照顾自己。”我赶紧说等等我给你拿钱,他一边往外走一边说:“今天我休息,没干别的,尽想着为你家服务了,记住,想家了就写信,有我呢,保证第一时间送到。”读到这里,我被邮递员的善良感动了,又一次泪流满面。我真想给子蕴打电话,问她:“你有没有写过一封信,收信人是邮递员啊?”


子蕴在文章的末尾写道:每当我听到那首“草原之夜”的优美旋律,听到那歌手唱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差来传情…”,就会想起那位年青的邮递员:不知道他后来娶了什么样的姑娘做妻子,想来一定是错不了的!


深圳的yi情还没有清零,《水流心犹在》一书读完了。下午,突然传来飞机shishi的消息,心痛至极。我们处在一个寻求变革却又难以改变的世界格局中,处在一个yi情泛滥、zhan争不断、危机四伏的逆境中,但是,不管怎样,善良总能温柔这个世界,温暖和爱总能穿透岁月,感动我们,且鼓舞我们坚守善良。

 

                                       2022年3月22日于深圳


逆境中,他们的善良温柔了岁月吴学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曾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审、主任;香港华润集团研究部研究员;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荣誉教授;

现任:宁波诺丁汉大学顾问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女财经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发表过学术论文数十篇,散文百余篇。《“孝”是一个无底洞》获2005年老舍散文提名奖;《我的父亲吴维山》入选广东省“文化自信.中学生读本”,此书为广东省“百部好书”之一。

翻译书籍《教育公共关系学》(英译汉)、翻译影片《南征北战》(汉译英)等;

出版专著《燕卜荪早期诗学与新批评》《红色华润》《无奈也多彩》《一本书读懂20部世界文学经典》等;党史书籍《裂变与重构——人民共和国创世纪》作者之一。

电视纪录片《突破封锁线》(共5集,撰稿)在央视十套“探索与发现”栏目播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